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2版:战“疫”·中医药

退烧 恢复胃口 缓解焦虑

武汉光谷院区
用上杭版中药方

  本报记者 徐小翔 通讯员 徐尤佳

  2月19日上午,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重症病区,25位患者再次服用上了中药颗粒剂。

  “这个重症病区收治的50位患者中,有20位已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目前情况都还稳定。”杭州市中医院第三批驰援武汉治疗组组长、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重症病区负责人之一陈启兰说,按照5天开一次方的节奏,当天一早,她就为患者看舌象、把脉,调整了新方案。

  让陈启兰感到振奋的是,这段时间,从杭州带来的3个协定方都已在病人身上发挥作用,“不少患者在服用次日症状就有改善。”目前,根据病人不同体质及病情,已经衍生出了6号协定方,之后可能还会再增加。

  第一帖中药方子帮了堂妹

  陈启兰是湖北仙桃人,她的堂妹在仙桃开店做生意。1月23日,堂妹出现感冒症状,打喷嚏、流涕,自我隔离到1月28日左右出现发热。到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经检查,被确诊为新冠肺炎。2月1日,堂妹和当时还在杭州的陈启兰联系,拍了舌苔照片传给她。

  陈启兰认为,堂妹是湿重于热,让她先吃霍香正气水,又开了中药方。堂妹住院后配合中药治疗,前后一共服用5帖中药。3天后,她和陈启兰说已经退烧。

  随后,陈启兰再次看了堂妹的舌苔照片,湿已渐化。她再开中药,化湿健脾、化痰止咳。5天后,堂妹两次咽拭子病毒检测阴性,准备出院了。

  有了成功病例,陈启兰心里更有底。此后,她对光谷医院现有中药配方颗粒进行梳理,拟定抗病毒协定方3种,1号方化湿解表、宣肺平喘,2号方清热祛湿、活血解毒,3号方益气健脾、祛湿解毒。

  一位86岁的患者住进光谷院区重症病区后,发现有冠心病、脑出血后遗症等基础疾病,发烧咳嗽6天。

  一次查房时,老人告诉陈启兰,这段时间胸口发闷、没胃口,热度一直下不去,心情很压抑。他看到别的患者开始服用中药,主动提出想要吃吃看。陈启兰发现老人舌苔前半区深红,后半区黄腻,需要益气健脾,化湿解毒,扶正正气。

  用上3号协定方后,大爷的舌苔逐渐光滑转润,胃口变好,吃得下饭,心情也不错。对于其他患者,则每天各组安排一名医生,记录使用中药前后的病情变化,一周汇总一次。

  中医适宜技术逐步开展

  此外,一些中医适宜技术也在抗“疫”一线开始发挥作用。

  “接触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大部分病人存在焦虑和失眠的情况。”杭州市中医院内分泌病科主管护师周红梅说,比如有个小伙子从住院以来,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一位大姐,心率过快,情绪焦虑……

  看到这些情况后,周红梅决定挑出适合的病人给予耳穴贴压。通过四诊辨证,结合病人的主诉和症状,针对每个病人选取不同的耳穴进行贴压,边按压、边安抚患者情绪。

  “从患者眼中,我们看到了信任和感激。”周红梅说。


浙江老年报 战“疫”·中医药 a0002 武汉光谷院区
用上杭版中药方
2020-02-21 浙江老年报2020-02-2100008;11690517 2 2020年02月2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