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6版:战“疫”·实况

文章导航

借力大数据 用上“健康码”

浙江:防疫复工“两手抓”

  人民日报记者 李中文 窦瀚洋

  浙江日报记者 夏丹 林上军 夏艺瑄 通讯员 孔莉芬 程文涛

  2月16日晚10点,一趟复工人员专列缓缓驶入杭州火车东站,近300名贵州籍人员平安到达。来自贵州省盘州市的王珍波乘坐专列抵杭:“一直盼望早日复工,但出村还要开具健康证明。”在各方协调下,当地开辟“绿色通道”,如今凭借“健康码”,王珍波与老乡们顺利返杭。

  前来接站的杭州东腾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曹水林对这一举措直呼“给力”,“‘健康码’显示为绿码的员工,返回后可直接上岗,企业复工防疫两不耽误。”

  曹水林口中的“健康码”,是杭州市在疫情防控期间为方便广大市民、待返杭人员正常出行,抓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创新采取的一项数字化管理措施。

  借助大数据比对,根据全国疫情风险程度、个人在疫情严重地区停留时间次数、与密接人员接触状态等个人有效信息,量化赋分后最终生成相应的三色码。

  “绿码直接进入杭州,红码集中隔离14天,黄码隔离7天以内。”杭州市防控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防疫期间,如何保障返岗返工人员顺利复工,同时确保广大市民的健康安全,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杭州是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城市,利用数字技术优势,‘健康码’应运而生。”

  2月13日,杭州正式推广“健康码”的当天,下城区文晖街道的“武林大妈”志愿者毛苍鹏,在地铁口值班时就借助“健康码”成功识别出一名黄码返工人员,“从发现黄码人员到落实居家隔离,全程只用了15分钟。”

  通过“健康码”一码核验、免除登记、减少接触、捕捉变化。“‘一人一码’不仅让社区防疫更精准,还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文晖街道办事处主任冯琼梅说。眼下复工正在有序开展,将有近500万人口陆续返杭。杭州市防控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这是第二周期疫情防控的重大考验,借助‘健康码’既能为外来务工人员带来方便,又为城市运行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一人一码”成为“标配”

  飞机专列接人浙企复工加速

  2月18日,义乌全球最大小商品市场迎来了一次特殊的开市日,上万名市场经营户凭借手中的“健康码”和身份证,开启鼠年的奋斗之旅。

  不仅是义乌,浙江首创推出的“一图一码一指数”,通过“企业复工率指数”和“疫情五色图”“复工率五色图”掌握各地复工复产情况,形成一套精密型智慧管控体系,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让物流、人流、商流畅通起来。

  在浙江企业加速复工复产过程中,很多地区通过开通专列、采取点对点包车等方式,加大接回外省员工的力度,确保员工安全返工上岗。

  2月18日12时15分,EU6673航班飞抵舟山普陀山机场,14名四川宣汉籍务工人员在工作人员引导下依次下机,统一前往浙江大洋兴和食品有限公司,踏上返岗复工之路;其余4名员工则提早1小时抵达宁波机场。2月10日至18日,舟山市汽运公司已发出专车65辆次,从宁波车站接回舟山企业员工上千人。据统计,截至2月18日,舟山379家规上企业和84家重点外贸企业全部复工。

  记者2月19日从省经信厅获悉,截至2月18日,我省规上工业企业已复工31965家,复工率72.2%,较前一天提高8.9个百分点。更令人鼓舞的是,规上工业复工企业中,有33.7%的企业产能利用率已达到50%以上,比前一天提高1.4个百分点。产能爬坡,表明复工企业正在复原活力。

  据省经信厅有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当前重点关注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面临的员工到岗难、产业链配套难、物流配送难等三难,已联合相关地区、部门进行有效协调,有一定成效。但全面复工复产,有赖于人流、物流和产业链的重新恢复,需要全国一盘棋统筹协调。


浙江老年报 战“疫”·实况 a0006 浙江:防疫复工“两手抓” 2020-02-21 浙江老年报2020-02-2100007;11691028;浙江老年报2020-02-2100008;浙江老年报2020-02-2100009;浙江老年报2020-02-2100010 2 2020年02月2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