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7版:沉香

萧公桥的故事

  在萧公桥遗址上,你忽然会觉得这里有位沧桑老人,静静地守望着,那就是笼罩着斑驳古意的微缩复制版萧公桥。它以旱河、趣味小景的形式营造“小桥流水人家”的生动画面,让流水沿着美好生活的河,幸福地流畅。

  记忆有迹可循,一段历史记忆,一种风土人情,一连暖心故事由此展开。

  说起萧公桥,就不得不说说中河、贴沙河。

  中河南北纵贯杭城,全长9公里。自闸口至凤山门水门南段,宋时称“龙山河”。中河,从“水澄桥”经“海月桥”,流过老南星桥,一路流入凤山门等诸桥,一路分岔流入“平津桥”与贴沙河相连。

  300年前,也就是清朝乾隆年间,这里靠近钱塘江,码头林立、商贾云集、买卖兴旺,而且成了木材、柴炭、山货的集散地。宋时《武林旧事》有记载:“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

  记得60年前,我母亲的表娘舅董氏,他家祖辈在这里经营柴炭生意,开设“柴行”。盛夏的夜晚坐在桥边,他曾给我讲过“报恩桥”为什么会叫成萧公桥的故事。

  清朝乾隆八年,一位萧姓商人的儿子得了重病,奄奄一息。梵寿寺的方丈得知,治愈了他儿子的病,萧姓商人感激不尽,为报答寺院,捐钱在离寺院150米的贴沙河边建造了一座单孔石拱桥,桥拱呈多边形,桥通长21米、宽4.5米,拱净高3.6米、跨度6.38米。桥身有石刻题记,碑高90厘米、宽105厘米,取名“报恩桥”。这是当时贴沙河上第一座石拱桥。

  桥下过水行船,桥上人行车转,大大方便了两岸居民生活,寺院的香火也更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口口相传,称赞萧姓商人拥有知恩图报之心,大家都尊称他为萧公,渐渐地就把这座桥叫成了“萧公桥”。

  萧公桥得名的由来,牵引出一段报恩与感恩的生动历史故事,感恩是一种生存智慧,是做人的道德底线。

  1983年在建造南星桥立交引道时,贴沙河被割断了水源,逐渐湮没在扩建的烟尘中。

  2002年2月20日,西湖南线景区整合工程开始。一天,一支施工队来到桥体半陷于土中,栏板、望柱等已损坏的萧公桥边,用铁棍、镐子挖开一块块石板,用卷尺量好尺寸,逐一编号登记。围观的居民木然,搞不清楚为什么要把桥拆除搬走。

  突然,人群中一位70多岁的韩师傅大声呼喊:“不能拆啊!不能拆!这是我们的记忆。”后经社区和南线景区整合工程办公室沟通,同意拆除后建一座小桥,让人们留住“乡愁”。同时为保护古桥,在柳浪闻莺公园原状修复萧公桥,使之成为西湖南线风景区一处古朴的人文景观。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微缩复制版的萧公桥对局外人来说,只不过是一种有形的、象征性的物种,但对于我们这一辈人来说,却是人生的一部分,它收藏着我们的童年和暮年,各种难忘的人和事构成的生活档案。 胡新华(杭州读者)

  萧公桥的故事


浙江老年报 沉香 a0007 萧公桥的故事 2020-01-17 浙江老年报2020-01-1700014;浙江老年报2020-01-1700013 2 2020年01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