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判定为新型冠状病毒
专家称“武汉肺炎”可防可控
初步判定为新型冠状病毒
专家称“武汉肺炎”可防可控
本报记者 徐小翔
武汉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疫情受到各界广泛关注。据权威媒体报道,专家组认为,本次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的病原体初步判定为新型冠状病毒。为普及肺炎、冠状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知识,记者采访了长期从事病毒病(流感病毒、SARS 病毒、轮状病毒和登革热病毒等)研究和防治工作的病毒学专家、杭州医学院郭潮潭研究员。
冠状病毒并不神秘
郭潮潭介绍,冠状病毒是一类非常常见的可引起呼吸道、肠道疾病的病毒。平时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当中,就有一种就是冠状病毒。
这类病毒颗粒的表面有许多规则排列的突起,整个病毒颗粒就像一顶帝王的皇冠,因此得名“冠状病毒”。它能感染人、鼠、猪、猫、犬、禽类脊椎动物。
一般而言,冠状病毒是成人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之一,儿童感染率较高,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一般很少波及下呼吸道。
截至目前,已知的人类冠状病毒共有6种,其中2种冠状病毒可引起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它们分别是2003年爆发的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和2012年9月出现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其它4种冠状病毒在人群中较为常见,致病性较低,一般仅引起类似普通感冒的轻微呼吸道症状。
郭潮潭表示,与本次“武汉肺炎”相关的新型冠状病毒,从目前所知的生物信息和临床表现,可以初步判断,该病毒虽然是与SARS和MERS属于一个“大家族”的病毒,但比以上两个类型(SARS和MERS)要弱,相对容易防控。
专家组正研发特效药和疫苗
我国目前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传染病防控体系,并且得到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肯定。
目前,不能轻易根据在海鲜市场出现病例就认定是鱼类携带病毒。因为海鲜市场也会贩卖肉类、禽类,甚至一些野味,病原的追溯方面非常复杂。对此,郭潮潭建议,在冬季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尽量购买冰鲜产品,降低携带病毒的概率。
专家组已组织实验室采用基因组测序、核酸检测、病毒分离等方法对病人的样本进行病原学检测,要研发出针对新发病原体的特效药物和疫苗都需时日。
如何防范冠状病毒的感染
不管是普通的冠状病毒还是新型冠状病毒,都对温度很敏感,在33℃时生长良好,但35℃就使之受到抑制。冠状病毒通过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体外,经口液、喷嚏、接触传染,并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感染高峰在秋冬和早春。病毒对热敏感,紫外线、来苏水、0.1%过氧乙酸及1%克辽林等都可在短时间内将病毒杀死。
个人预防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流感或冠状病毒)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增强个人卫生健康意识,平时加强锻炼,规律作息,提高自身免疫力;保持居室和办公室通风,通风可减少空气中的病毒数量,从而减少感染;家人或办公室同事在流行季患病了,其他人应注意隔离,以减少传染机会;病毒性肺炎和流感流行季,尽量少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外出乘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回家后,要及时换掉外套,洗手、洗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