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银辉”党建新格局
助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宁波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老干部局局长 俞小勋
构建“银辉”党建新格局
助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宁波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老干部局局长 俞小勋
近年来,宁波市聚焦老干部走到哪里,“银辉”党支部就建到哪里,“银辉”就闪耀到哪里的目标任务,努力构建党建工作新格局,助推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全时段覆盖
实现离退休干部党建常态化
为突出全时段覆盖,宁波市委老干部局积极破解“一年365天,单位离退休干部党建最多15天,剩下350天党建工作怎么抓”问题。
为抓实15天单位党建,宁波创设“老党员驿站”、“银辉驿站”,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提供菜单式服务。创建“一支部一亮点”党建品牌、推广积分制管理,将“软任务”量化为“硬指标”,以项目化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建设。
在“拓展350天区域党建”方面,宁波市委老干部局遵循“关系在单位、活动在区域、奉献在社会”原则,在老同志集中地建立“银辉”党支部,搭建学习活动和发挥作用的平台。目前全市成立“银辉”党支部和党小组542个,比去年增加50%。
同时,突出抓好选优配强支部书记,发挥好领头羊作用这一关键,将支部书记培训纳入组织部门年度主体班次,通过及时换届、发放补助、开展培训,解决无人干、不愿干、不会干的问题。
全体系贯通
提升离退休干部党建新成效
为突出全体系贯通,宁波市委老干部局积极破解在人口老龄化和全面从严治党大背景下,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的组织力提升课题。
在积极融入城市党建新体系方面,把城区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纳入全市“锋领港城”行动纲领,建立县(市、区)委老干部局、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银辉”党支部组成的组织体系,深化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建设,“银辉”党支部书记参与街道(社区)工作,实现社区党组织和“银辉”党支部互联互动、共建互补、同频共振。
此外,在城区社区同步建立“银辉”志愿服务大队,与“银辉”党支部实行“一套班子两支队伍”,以党建引领正能量活动,以正能量活动成果检验党建成效,实现“银辉”党建与志愿服务互相融合、双轮驱动,达到“1+1>2”的效果,使之成为正能量活动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点。
为了彰显离退休党员新优势,针对社区治理需要和老同志自身特长,宁波市委老干部局将“银辉”党支部进行合理编组,建立“居民点单、支部下单、党员接单”服务程序并参与社区建设,发挥独特优势。
通过引导离退休干部党员到社区报到亮身份,把老干部工作经验做法运用于老龄事业发展,走出了一条富有宁波特色的老龄事业发展道路。
全领域融合
助推市域治理现代化
为突出全领域融合,宁波市委老干部局倡导“党建+”理念,以党建引领激发志愿服务活力,在各个领域发挥好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许多老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离开工作岗位之后,继续关心支持党的各项事业,积极投身于改革发展的时代大潮。近年来,仅以老干部为主体的市咨询委共完成决策咨询报告60余篇、开展决策咨询论证20余次,多篇报告得到省、市主要领导批示,多项意见建议被采纳。
在服务基层上亮点纷呈,全年开展“三服务三助力”活动800多次,参与老党员1万多人次。广大老党员踊跃参加市县联动的“走进基层”大型现场志愿服务活动。许多老党员还担任业委会主任、“老娘舅工作室”主任,数十年如一日,帮助居民解决实际问题,在志愿服务中找到了反哺社会的“初心”。
在帮困助学上,“大手牵小手”关爱助学活动5年共资助贫困学生2831名,发放助学金340万余元。“银辉”讲师进学校、进社区,开展红色宣讲1876场次,受众30余万人次。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江北区“银辉”志愿者孙绍富甘当“爱心搬运工”,在湖南偏远山区建起21座希望小学。宁波老年大学志愿者一周内募款20余万元,用于一位意外坠楼学生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