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5版:常青

夕阳托举朝阳
做特殊群体的“摆渡人”

  夕阳托举朝阳

  做特殊群体的“摆渡人”

  本报记者 罗瑞斌 通讯员 戴丽慧

  台州天台县城区有一家理发店,这家理发店老板阿亮(化名),是周围社区老人眼中的好孩子,他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免费为老人和小孩理发。

  很多人也许想不到,这位常被老人点赞的小伙子,一年前因为赌博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缓刑3年。

  对于自己犯罪行为,阿亮十分后悔,同时也害怕自己以后再没有“翻身之日”。就在关键时刻,天台县人民检察院的退休干部张仲向他伸出了援手,见面聊天、微信鼓励、电话询问……一系列的关爱,将阳光照进了阿亮的内心。

  发挥优势 帮教涉罪青少年

  张仲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背后是一支专门关爱帮扶涉罪青少年的队伍。2015年,天台县检察院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成立“夕阳观护帮教团”,由7位检察院老干部组成。

  “当时,我们了解到涉罪青少年急需社会关心和帮助,外加我们都比较懂法律,所以就成立了这支队伍。”今年75岁的“夕阳观护帮教团”团长洪金炉说。

  队伍一成立,洪金炉等人就联系了县司法局矫正大队,让对方提供了天台籍的涉罪青少年名单,然后逐一联系,开展帮教活动。

  结对帮教 不间断式的关爱

  有了队伍,还不够,关键还得有“技术”。帮教团的老干部们深知,和涉罪青少年打交道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们常说,帮教像治病,因人而异,不能一张方子用到底。”洪金炉说,为此,他们准备了一系列的“疗程”。

  “结对观护”,可以说是帮教团观护帮教涉罪青少年工作的“神兵利器”。“就是‘一对一’结对帮教,不间断给予关爱,这是我们常用的工作方法,效果明显。”洪金炉说,涉罪青少年回归社会后,面对诱惑,很容易“重蹈覆辙”。

  阿亮就是“结对观护”的受益者,老干部不断的关爱渐渐地融化了阿亮内心的“冰河”。帮教过程中,张仲常常利用微信掌握阿亮的思想动态,也因此了解到他内心极度想改变自己的渴望。张仲就因势利导,帮助其改掉坏习惯的同时,鼓励他利用特长为周围人服务。

  “阿亮不但为周围老弱病残免费理发,还常常参与社区的志愿服务。他去年下半年积极锻炼身体,成功减肥10多公斤,外形也变得更加阳光帅气了。”洪金炉说,通过努力,阿亮还清了案发后所欠下的7万元罚款。“近日,改过自新的阿亮还依法获得了特赦。”

  解决难题 让帮教落到实处

  2019年6月,帮教团一位老干部在配合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提审云南藉涉罪未成年人小杰(化名)时,发现他是初犯又是从犯,且罪比较轻,准备取保候审。

  但面临的问题是取保候审期间不能回云南,留在天台无人监管,生活也无着落。如果小杰回到温州,原单位是否愿意重新聘用他?在温州打工的大伯是否愿意收留他?“这些问题不解决,帮教挽救工作就无从谈起了。”洪金炉说。

  帮教团的齐孝长等人主动与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的办案人员一起想办法,与小杰的大伯联系,让他大伯承担起监护人职责。

  “如果无所事事的话,小杰很容易再步入歧途。我们帮教团的老干部还联系了温州乐清的一家企业,让小杰去上班。”洪金炉说。

  涉罪青少年的帮教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往往需要数个月的努力。2019年,帮教团的老干部们一共帮教了12位涉罪青少年,每一次帮教都倾注了老干部大量的时间和心血。“这项工作不容易,但是我们没有退缩,为这群特殊青少年撑起一片蓝天,我们将进行到底。”洪金炉说。


浙江老年报 常青 a0005 夕阳托举朝阳
做特殊群体的“摆渡人”
2020-01-07 浙江老年报2020-01-0700005;浙江老年报2020-01-0700006;浙江老年报2020-01-0700008;浙江老年报2020-01-0700007 2 2020年01月0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