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老干部党建融入社区
萧山吹响老党员进社区集结号
将老干部党建融入社区
萧山吹响老党员进社区集结号
本报记者 祝萍 通讯员 汪琪瑶
去年以来,萧山区委老干部局围绕如何让老干部党建工作融入社区党建工作,发挥广大老干部的示范作用和独特优势,真正落实离退休干部党员“关系在单位、活动在区域、奉献在社会”的要求,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去年,萧山区委老干部局就老干部党建融入社区相关工作专程赴上海市杨浦区开展学习调研,并在城区4个社区开展试点。一年多来,萧山区委老干部局通过动员老干部党员到社区报到、鼓励老干部志愿者在社区奉献、组织离退休党支部与社区结对等多种路径,取得了老干部党建融入社区党建工作初步成效。
老党员到社区报到率超80%
今年年初,萧山区委老干部局下发了《关于开展老干部党员“三服务、进村社、作奉献”工作的通知》,要求各主管单位党组织和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及时动员所属单位老党员(原则上75周岁以下的老干部党员)于9月30日前到各自居住的村(社区)报到。
萧山区委老干部局相关负责人说:“以前社区党组织对自己管辖范围内有多少老党员,他们有哪些经验优势不太清楚,通过动员老党员主动到社区报到,可以让社区更了解社区老党员情况,老同志们也有了发挥作用的更大平台。”
据悉,截至10月底,萧山全区离退休支部75周岁以下的老党员中,已有1621名老党员到村社报到,平均报到率为81.4%。新街街道、浦阳镇、益农镇、瓜沥镇等部分镇街的报到率超过100%,意味着还有部分“超龄”老干部党员也加入了村社报到队伍。
这些老党员进村社报到后,积极参与平安巡防、纠纷调解、医疗保健、邻里互助、上党课、卫生监督等方面的工作。部分老党员积极参与业委会工作,协助社区开展社区网格化管理等工作,为社区带去了满满正能量。
老干部志愿者奉献在社区
这些年来,萧山许多老干部志愿者在社区默默奉献,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助力小区建设、社区治理。萧山北干街道湖滨花园社区的孙晟就是其中一位。
孙晟是萧山区供销社退休干部,今年71岁,退休以后,他自发建立“邻光”快修工作室,免费为社区居民维修家电、钟表、门锁、雨伞、玩具……几十年如一日,身体力行营造湖滨邻里互助好风尚。2016年,他被评为萧山区第一届“最美老干部”。近段时间,孙晟的身体不太好,但他说:“只要身体允许,我会坚持做下去。”
湖滨花园社区书记严莹告诉记者,小区里有许多退休下来的老干部、老党员,他们在机关一线担任过要职,思路比较开阔,社区特意组建了一支队伍——圆桌会“智库”,邀请他们来参与每月的圆桌会。一方面是请老干部、老党员们听听社区近期重点工作;一方面也是请他们为社区的重大问题献计献策,为小区共性的话题提供谋略参考。
目前,湖滨花园已经吸引了45位老党员到社区报到,占比95%,他们以各种各样的身份活跃在社区志愿队伍里。有的是社区“红管家”,在楼道里发挥网格共治的力量,倡导垃圾分类,进行楼道堆积物清理等等。有的是“蓝精灵”义务消防队队员,一周两次在小区巡查消防安全隐患。严莹说:“我们也在筹备建立老党员的临时支部,进一步巩固老干部党建阵地,让老党员发挥更大作用。”
离退休党支部结对在社区
为了让老干部党建与社区党建更好融合,进一步落实“三服务三助力”工作,萧山区委老干部局开展离退休党支部结对文化礼堂(文化家园)活动,要求全区每个离退休支部结对本地一个以上文化礼堂(文化家园),利用本支部老干部党员特长,为文化礼堂(文化家园)提供服务。
今年中秋节,萧山闻堰街道的退休干部党支部就与闻家堰社区党支部,签署了一份“党建共建协议书”。由老党员组建的闻堰街道夕阳红艺术团,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积极创导文化养老,做好政府政策宣传员,丰富社区居民精神生活,提升社区居民文化修养。同时,在街道范围内发起一支老干部医疗志愿服务队,参与社区健康知识科普、合理膳食、科学健身、中医养生、慢病自我管理等健康相关志愿服务,助力社区重点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水平。
“实际上,退休干部党支部工作与社区工作相结合,我们已经开展了许多年,签署这份协议书,更增添了一份仪式感。”闻家堰社区书记汪丽娜表示,以结对签约为桥梁纽带,有利于双方共同发挥好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作用,精心组织、认真开展上述共建领域的各项活动。
除闻堰街道外,其他离退休党支部也在积极开展文化家园活动。如:区市监局离退休干部党委组织老干部前往临浦镇大庄村文化礼堂,为村民们开展市监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消费投诉知识普及、食品安全咨询、保健品防骗知识宣讲等服务;河上镇机关退休临时党支部,与本镇祥河桥村、大桥村文化礼堂结对,由支部书记担任河上新兴文化工作室主要负责人,为村民开展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演出;所前镇退休行政干部党支部与传芳村文化礼堂结对,开展老干部走进文化礼堂“谈初心”活动,与村民党员共同开展党课学习。以离退休党支部为主力的文化家园助力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