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蹿下跳的血糖像坐过山车
“脆性糖尿病”正在逼近
上蹿下跳的血糖像坐过山车
“脆性糖尿病”正在逼近
本报记者 徐小翔
通讯员 黄春燕 徐思鹏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截至目前全球已有超过4.2亿糖尿病患者,其中约2000万是1型糖尿病患者,绝大部分为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是第七大死亡原因,也是导致心脏病发作、中风、肾衰竭、失明等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控糖,对于“糖友”来说是一个永远谈不完的话题。
“脆性糖尿病”不少见
10年前,60岁的杭州人王阿姨视物模糊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医生告诉她,看不清东西的原因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从此,一场“持久拉锯战”在王阿姨与血糖间展开。起初,王阿姨坚持口服降糖药控糖。但几年后,效果逐渐变得不理想,她不得不开始使用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之后的6年里,王阿姨的血糖控制得还算平稳。
但就在一个月前,平稳局面被打破了。王阿姨频频在餐后、夜间出现心慌、手抖、出冷汗,拿起血糖仪一测,发现自己血糖数值波动幅度特别大,像坐了“过山车”。“感觉自己置身在噩梦中,无法苏醒一样。”王阿姨说,当低血糖发作但意识还清醒的时候,心理压力就会猛增,提心吊胆,整夜睡不好觉。家人见她日渐消瘦,便赶紧陪她到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血液科就诊。接诊医师在仔细检查后发现,王阿姨的胰岛功能已经很差,糖尿病自身抗体呈阴性,考虑诊断为“脆性糖尿病”。
“‘脆性糖尿病’,是对糖友血糖变化巨大的一种称谓,有很多糖友尽管百般努力,仍然难以维持血糖相对稳定。”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于冰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从机制上说,这种血糖的巨大波动与患者的胰岛功能极度损害相关,主要发生在1型糖尿病以及某些胰岛功能近乎衰竭的晚期2型糖尿病患者身上。
出现这些情况要特别警惕
于冰解释,“脆性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异常敏感,使用微小剂量的胰岛素即可能引起血糖剧烈波动,不但如此,像王阿姨那样持续焦虑,甚至抑郁也会引起自身的血糖波动。
更危险的是,这类患者血糖波动大、不易控制、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和低血糖。如果反复无症状的低血糖还会导致大脑认知功能严重受损,较长时间持续甚至会使人出现昏迷,甚至危及生命。同时,频繁交替的高、低血糖也会使微血管、心血管和神经系统受到严重损伤。
“事实上,脆型糖尿病听起来新鲜,但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于冰说,不少患者就诊时就已出现酮症酸中毒甚至危及生命。“脆型糖尿病”有哪些征兆?如果糖友们在连续数月保持进食量、运动量及胰岛素用法及用量恒定的情况下,仍出现以下5种情况就应引起警惕:1.非同日空腹血糖波动5.55mmol/L(100mg/dl)以上;2.无明显诱因下,当日内血糖变动幅度达11.1mmol/L (200mg/dl)以上;3.每日尿糖排出3.0克以上;4.不能预期的低血糖发作;5.频繁出现尿酮体阳性。糖友可参考上面标准判断自己是否有脆性糖尿病的可能,但最好还是到正规医院进行排查确诊。另外,胰岛素治疗不可少,血糖控制不宜过严,糖友还需要经常多点监测血糖,尤其是0点至4点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