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乌桕
捡乌桕
不知道从何时起,我突然发现乌桕看起来很美。
小时候,我对乌桕(方言叫“梗子”)的记忆充满着害怕,因为乌桕树上到处可见毛毛虫。如果去乌桕树底下,一不留神,我全身就会发荨麻疹,奇痒无比。那些年,乌桕树在田间到处可见,大多数种在田埂上,美不美真的没有印象。除了令人生畏的毛毛虫,就只有冬天捡乌桕粒了。大人说乌桕能榨油 ,可以卖钱。
等双季稻收割完后,稻田里只剩下稻草根。乌桕叶掉落以后,小小的乌桕粒像洁白的珍珠,高挂树上。大人们在竹竿一头做上特制的刀(如今不容易见了),伸向树枝,或扭或割,串串珍珠就落到了田里,跟随的人随即捡起来。
而作为小孩的我们,就去田里寻找大人捡漏的乌桕粒儿,每个人的眼睛都放着光芒,寻找那小小的,似乎躲藏着的乌桕粒儿,每发现一粒,就像是一颗珍珠,如果运气好,能够捡到一小袋,别提多高兴了。
岁月如歌,一眨眼数十年,儿时的艰苦岁月,如今又有多少孩子会经历?
@渔翁
(本报“乐活诗文群”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