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13版:健康·资讯

眼睑长了颗“疙瘩”
不痛不痒竟然是癌

  本报记者 徐小翔

  通讯员 王蕊 胡枭峰

  近两年,96岁的邵大伯被右眼上眼睑外侧的“小疙瘩”所困。这颗黑褐色的增生物不痛不痒,却渐渐变大,到后来出现结痂,还有液体渗出。直到前不久,视力都受到影响,他不得不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浙大一院皮肤科主任方红处求诊,寻求解决方法。

  组织活检发现,邵大伯眼睑上的东西是鳞状细胞癌。如果通过手术治疗,创伤面会比较大,难免会对视力产生影响,老人已经高龄,是否值得冒险?最终,在与家属多次沟通后,方红决定采用光动力治疗。简单地说,就是先通过冷冻让肿瘤细胞水肿,并在上面涂上光敏剂。代谢较快的肿瘤细胞吸收光敏剂后,等待3个小时,再通过照光来破坏肿瘤组织。

  方红解释,皮肤鳞状细胞癌(鳞癌)发病原因主要与过量紫外线照射所致DNA损伤,修复功能紊乱,以及与患者免疫耐受状态有关。而目前,治疗多采用常规手术、激光、冷冻和放疗等方法直接去除或破坏肿瘤组织。

  很多时候,皮肤呈现的是一个人身体方方面面的状况,而老年人的皮肤问题,与年龄、环境因素都有关系。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汗腺、皮脂腺等皮肤附属器的功能也不断衰减、萎缩,其分泌、排泄能力也相对减少。皮脂腺分泌能力下降,皮肤天然屏障逐渐失去功能,致使老年人的皮肤无光泽、干燥、粗糙,甚至出现糠秕状脱屑,引发各种皮肤病。还有一些是疾病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等,伴随着瘙痒症状。像糖尿病患者容易血管病变以及神经病变,在皮肤上面就会产生各种水泡、溃疡、溃烂。还有饮食因素,如多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均可诱发皮肤瘙痒症状。

  皮肤和人体其他器官一样,都会自然老化,其中最大的“敌人”就是紫外线。长期照射过强紫外线,皮肤纹理就会很粗,这种“光老化”有累积效应,还会造成脂溢性角化,甚至是肿瘤前期表现。方红提醒,如果发现皮肤上突然长出了斑块或肿物,短时间范围变大、颜色明显改变、形状不对称、边界不清晰或出现卫星灶、瘙痒剧烈甚至糜烂的情况,需尽早到医院检查。她特别提醒,要善待身体上的痣,不主张过激的处理方法,比如用针挑,用手抠,或者采用激光点痣,“恶性黑色素瘤产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长期强紫外线照射,以及色素痣处理不当造成的。”

  10月29日(下周二)下午4时,浙大一院2号楼22楼(由2号楼西边电梯直接上楼)将举办《老年皮肤病疾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及免费咨询讲座》,主讲人为方红教授,感兴趣的可前往参加。


浙江老年报 健康·资讯 a0013 眼睑长了颗“疙瘩”
不痛不痒竟然是癌
2019-10-25 浙江老年报2019-10-2500007 2 2019年10月2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