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江干巧用社会力量 推进精准扶贫
参与扶贫的社会组织享有评优优先权
本报记者 曹漫
扶真贫,真扶贫。
2019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脱贫攻坚战也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为推进精准扶贫,杭州市江干区以“党建引领、聚善互助”为工作理念,引导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在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领域发挥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江干区民政局还将参与扶贫的社会组织优先纳入区级“十佳双十优社会组织”评定,以此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脱贫攻坚,这在杭州市尚属首创。
江干区还调动多股社会力量,运用多种方式,参与精准扶贫,成效卓然。
社会组织领军人才
挂帅“名誉村长”
2019年9月,杭州绿康医院董事长卓永岳、夕阳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主任张智青、杭州阳光艺术专修学校校长王梦婷来到湖北恩施,分别担任当地七里坪村、新塘乡木栗园村、新塘乡峁山村的“名誉村长”。
“光是9月份,我跑了3趟恩施。”杭州绿康医院党支部书记、杭州市江干区绿康介护职业培训学校校长王健秋说。自绿康医院董事长卓永岳担任“名誉村长”以来,王健秋也和恩施结缘。绿康医院不仅在七里坪福利院设立了“绿康医院爱心小屋”,更提供养老护理员培训。
目前,绿康介护职业培训学校第一期养老护理员培训已经结束,共有100多人受益。“这是一个初级培训,以养老护理为主要内容,如老人急救、安全防范和生活护理等”,王剑秋说。与一般培训不同,参加培训并合格的学员可以到绿康集团旗下的护理院实践学习和工作。
据了解,绿康医院在定向培养养老护理员的同时,还运用其在老年康复护理方面的先进经验,与恩施市福利院开展结对,提高当地老年人、残疾人的护理水平。
精准扶贫最大的特点就是针对性强、作用直接、效果可持续。
9月,由杭州市江干区民政局局长沈建平带队,江干区慈善总会、夕阳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一批社会组织来到湖北省恩施市等地开展“走村连心”活动,访贫问苦,入户与村民进行了面对面交流。通过考察了解到新塘乡部分村饮用水的水质不佳,近680人存在饮水安全问题。
为了解决饮水问题,江干区民政局搭建平台,多方沟通协调,最终由江干区慈善总会牵头,设立对口帮扶项目,通过多渠道筹资10万元,与恩施市新塘乡签订了“清水进农家”公益行动暨新塘乡龚家坪水厂项目,为当地村民解决饮水卫生问题。资金筹资方式全程由江干区纪委区监委派驻第五纪检监察组进行监督,确保专款专用,公开透明。
与此同时,江干还以枢纽型社会组织为平台,吸引辖区内爱心企业助力精准扶贫。“九堡街道的爱心电商企业贝贝集团通过‘爱心图书馆’、‘爱心厨房’‘爱心包裹’等内容,走进全国50所乡村小学,帮助5万个贫困孩子实现梦想”,九堡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负责人王华荣说:“爱心企业还会运用平台优势,结合帮扶地特色,进行消费扶贫,帮助销售帮扶地的农副产品,帮助当地农民增收。”
急人所急专设项目 推进民生事实落地
搭建聚善平台 让帮扶项目更有生命力
聚善节是江干区民政局2018年启动的、专为社会组织打造的一张“红色名片”。近两年,14次聚善节活动通过广场路演、爱心义卖、公益服务、项目对接等形式,服务居民、社会组织、企业等近5万人次,不仅为社会组织提供能力展示、交流互学、资源共享的平台,也让“跨界合作、公益同行”深入人心,更成为社会组织参与扶贫的有力支撑平台。
很多江干区的空巢高龄老人对蒋金海的爱心车队都不陌生,车队4年间义务接送老人就医出行400多次,主动上门关爱和服务老人2000多次。
“我们是一个民非组织,有爱心志愿者100多人,除了关爱老人,也关爱贫困儿童。”蒋金海爱心车队负责人蒋金海介绍。
201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蒋金海和湖州长兴的社会组织接触,得知当地有许多因家庭变故而变成孤儿的孩子需要帮助。“我们经过实地走访,发现有6名儿童特别需要帮助,就从2013年开始结对帮扶。”蒋金海说,而每人每年1200元助学金,年底送的米油等物资,都由队内自筹资金。
2019年,蒋金海爱心车队通过聚善节平台与杭州领辰领克中心有了接触与合作。随后,蒋金海爱心车队与杭州领辰领克中心达成协议,共同开展爱心助学项目,这让延续6年的爱心助学有了更好的前景。
“聚善节就是通过搭建平台,牵引优势资源与优质项目精准匹配,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在链接政府治理与社会力量的桥梁纽带作用,很多扶贫项目也在聚善节上得到新的生命力。”江干区民政局副局长章一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