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璞归真 养老兴起田园牧歌风
“早晨起床,进行晨练,吃一顿可口的甜面包卷配茶的早餐。然后去游泳,请朋友们共进午餐,我一次只请一个,我们谈谈家庭,谈谈友情。接着我会去公园散步,看看自然的色彩,看看美丽的小鸟,享受久违的大自然……”
这是美国作家米奇·阿尔博姆著的长篇小说《相约星期二》里的片段,米奇·阿尔博姆描写的场景也是许多乐龄族理想的退休生活。记者发现,如今许多乐龄族选择养老机构时,也返璞归真,偏向闲适田园风格。
相融自然 律动生活
家住杭州市余杭区的黎女士,年近60岁,由于身体情况不太好,需常年吃中药调理,医生建议她用环境疗法,在风景好空气佳的地方静心休养。“仁和这边环境好,多年也住惯了,我一直居住在此,也没有去杭州市区住。”黎女士说,从国企管理岗位退休后,她一直在为自己考察养老机构,前前后后看了10多家。
“我身体不好,不想拖子女后腿,选个合适的养老社区也是有备无患。”黎女士说,最近听说仁和街道就有个叫佳源快乐的养老社区即将开园,就第一时间来考察。黎女士说,看了以后,当天下午就带儿子来参谋,两人都非常满意,当即确定入驻佳源快乐。
黎女士说,她是看中了该养老社区的优美自然风光。它不光内部港汊纵横、水系环抱,社区东面有一个集自然风貌和天然水系于一体、占地约140亩的“佳源美地拾光公园”。在此,佳源快乐还创立了 “快乐农场”,从耕种到采摘,还有垂钓和饲养等,居住在此,长者可享受农耕与丰收的喜悦,实现解甲归田的退休梦想。
此外,这里还有专门的场地可供长者晨练,组织趣味运动会,进行园区集体锻炼等;而出动,则是针对不同长者们的个性化旅居定制,由娱乐管家们为长者们打造旅行和游学方案。
77岁的廖叔叔住在杭州市中心老旧小区,他所在的单元楼没有电梯,爬楼也变得日益吃力。退休于浙江医院的他,从老同事那里得知,浙江医院与佳源快乐养老社区深度合作,共建护理院,立马就对这个养老社区很感兴趣。
“我已经实地去参观过这个养老社区了,那里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印象很不错,回来跟家人商量后,就预订了。”廖叔叔开始畅想在那里的生活:每天7点10分,拉开窗帘,推窗见自然。洗脸刷牙,美好的一天从精致的早餐开始;早餐后,去散散步,或是活动一下,在图书馆享受惬意的读书时光;10点半,到书法课时间了,今天省书协王老师代课;不觉间饭点了,今天竹笋排骨汤不错,改天自己试试;饭后适当运动下,喝杯养生茶,跟书友交流心得;小憩片刻后,找健康师小陈帮我测量身体指标……
“我们院里已经有将近10位同事选择入住佳源快乐养老社区,大家集体向社区申请成为义工,为以后入住的长者提供保健咨询活动。”廖叔叔很是期待。
除了和浙江医院合作外,今年7月,佳源快乐还和日本礼爱签约,将在康养和介护领域全面合作。礼爱在日本运营养老机构46家,中国也有4家,目前每月都会派出多名专家,到佳源快乐驻点一周,输出服务理念和技术。
去繁就简 保留刚需
细节先行 温馨生活
“我和老伴原本是住在市区某高端养老机构,出门就是车水马龙、高楼大厦,不接地气,觉得人很压抑,而且每月费用要一万五六。”退休于省内某985高校的张教授说,养老机构也不是越高档、越热闹就好,适合自己的更重要。
通过朋友介绍,张教授了解并参观了佳源快乐,对这里的环境服务、配套设施等非常心动,还让女儿专门从美国飞回来,帮忙决策,最终顺利选定房间,并准备明年开园就入住。
适老化的完善程度,也是衡量机构是否适合养老的重要参考。佳源快乐养老社区的适老化细节非常多,比如座椅调整了软硬度和高度,既要考虑长者的膝盖弯曲度,也考虑到他们起身不易,椅凳海绵不能太软。光是电梯内放置的椅子,前后就换了3次,最终确定为加高5至50公分。健身房器材都进行了特殊处理:铸铁的哑铃换成了沙袋,可防止坠落受伤;跑步机上配有扶手和防滑踏板。在公寓楼层,走廊两侧全设有扶手,防止摔倒。
此外,走廊上和公寓内设有多处紧急按钮,如有意外只需按下,5分钟内工作人员就能根据定位赶到。
在这里,长者们既可和以前的近邻、亲友保持联系,也能和子女常来常往,不脱离熟悉的生活圈。到子女小住一两天,或老友结伴过来欢聚,可随心安排。
曹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