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7版:健康

文章导航

电子产品中的蓝光“有毒”

  电子产品中的蓝光“有毒”

  近日,据中国台湾媒体报道,高雄市出现了全球首例因玩手机变后天色盲患者。报道称,一名高雄高中女生每天玩手机超10小时,夜里常关掉室内大灯躺在床上看视频。随后多次过马路时将绿灯看成黄灯,险些被车撞。经检查发现,女孩被确诊患上蓝光诱发的后天性红绿色盲。媒体称,其为全球首例确诊案例。消息一出,众人哗然。手机蓝光到底有多大危害?

  致病机理恐有疑问

  但电子产品中的蓝光确伤眼

  “一听到这个消息,很多人心里慌慌的。”浙大二院眼科中心视光部吴志毅医生说,我们通常说的红绿色盲大多是先天性红绿色盲,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如媒体所说的后天性红绿色盲属于后天性色觉异常,主要是因为某些视神经、视网膜等眼部疾病,以及颅脑损伤、全身疾病和中毒导致的。有一部分患者在找到导致色盲的原发疾病后,经过适当的治疗,患者的色觉是可以恢复的。但也有部分患者找不到导致色盲的原因,以至于色觉不能恢复,色盲的情况会一直存在。至于媒体所称的首例蓝光诱发的后天性红绿色盲的致病机理,确实引发不少眼科医生的关注,值得业内探讨。

  他告诉记者,蓝光是一种波长范围在380到500纳米之间的可见光,分为有害蓝光和有益蓝光。研究发现,有益蓝光可以控制我们人体的生物钟,促进记忆和学习能力。而对眼睛损伤更大的是波长在400到450纳米范围的蓝光(又叫有害蓝光),长期过度暴露在蓝光之下,会导致视网膜产生一种活性氧物质,会促进视网膜黄斑变性的发展。黄斑是视力最敏锐的地方,这里坏了是不可逆的。

  在临床上,因为视神经损伤而导致后天患上色盲的病例确实有,但对蓝光的危害医学界尚有争议,与其使用各种防蓝光产品,不如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他建议,长时间工作于电子屏幕前的人群,可配戴防蓝光眼镜,小朋友一般不需要。

  摸黑看电子产品

  为何眼睛更疲劳

  长时间看电子产品对眼睛不好是肯定的。在吴医生的门诊中,视疲劳、干眼、双眼视功能损伤的占到了大多数,很多与此类用眼习惯有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一、容易引起干眼症。正常情况下,人们通过一定频率的眨眼,使泪液在眼睛表面均匀分布形成泪膜,起到湿润的作用,但是玩手机时由于长时间注意力过于集中,使得眨眼次数大大减少,对泪膜的形成造成了影响,从而会引起眼部干涩等症状。二、引起视疲劳。长期看手机,阅读距离太近,容易引起酸胀不适等视疲劳症状。三、引起近视,导致近视度数加深。四、诱发眼部疾病。在黑暗环境中,人的瞳孔会散大,在这种环境下看手机,容易诱发某些特定人群的青光眼发作。

  有人觉得在黑暗的环境里看手机,眼睛更容易疲劳,这是什么原因?

  黑暗的地方,我们的瞳孔是放大的。而我们人眼在正常情况下,看近的时候,眼睛瞳孔是本能的缩小的,这就加重了眼睛的负担。其次,近距离的看手机,眼睛一直处于调节的状态,会增加眼睛的负荷。最后,眨眼频率的下降,引起干涩,这也会导致视觉疲劳的产生。总之,我们建议长时间阅读时,能够在光照合适的环境下进行,避免在黑暗的环境中长时间看手机。


浙江老年报 健康 a0007 电子产品中的蓝光“有毒” 2019-10-18 浙江老年报2019-10-1800005;浙江老年报2019-10-1800009;浙江老年报2019-10-1800008 2 2019年10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