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长兴样本” 15个镇街18家居养服务中心
长兴提前3年实现建设全覆盖
打造“长兴样本” 15个镇街18家居养服务中心
长兴提前3年实现建设全覆盖
本报记者 曹漫
2017年底,浙江省建有2.36万个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实现城乡社区全覆盖。
2018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养老服务综合改革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2年,全省每个乡镇(街道),都要拥有一个兼具日间照料与全托服务功能的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也就是说,届时,全省1375个街道(乡镇)都将建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实际上,目前,湖州市长兴县已实乡镇(街道)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全覆盖。10月14日,记者在长兴县探访这18家中的6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感受当地老人的幸福生活。
幸福满满
配备丰富齐全 服务中现细节
长兴县有15个乡镇(街道),共建有18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目前已有11家投入使用并社会化运营,其余7家预计在年底前建成或投入使用。
上午10时,还没进龙山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就听到了音乐,几位阿姨在门口在跳广场舞;影音室里,78岁的李锡培正和老伙伴们看电影;电子阅览室里,两位叔叔正在看书;休息室里83岁的周菊凤独自歇息。
“我每天吃过早饭来,跳舞、包粽子、唱黄梅戏或是看电影,活动很多,中午在食堂吃饭,中饭1荤2素我只要付2块钱(村里补贴7元),这是托党和政府的福。”李锡培说。
记者注意到,该老年食堂里的碗筷和桌子上都标记了相应了数字,中心所在的玄坛庙居委会党支部书记魏泽胜说,这是为了最大程度地保证老年人的卫生,也顺应老年人喜欢固定座位的习惯。
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还装有电梯,洗涤室、沐浴室、心理疏导室等一应俱全,还设有健身房和健康小屋等,另外,配备了10张托养床位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还有老人康复训练器材和租赁辅具。
在雉城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除了有生活服务、康复护理、托养服务、家庭支持服务、社会工作和心理疏导服务、康复辅助器具租赁服务六大功能外,还注重发挥老年人余热,成立长兴京剧票友协会、帮忙说事团和爱心大使团等多个组织,另设“花样年华”老年人园艺治疗小组,为高龄独居老人搭建互助平台,助其走出孤独。
时尚清新
多功能合一 吸引全龄人群
据长兴县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蔡敬介绍,长兴县目前老年人口约15.2万人,老龄化率约为24.2% 。“我们每个乡镇(街道)至少一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结合实地情况,各有特色,协同高效,发挥作用。”
就拿虹星桥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来说,除了这个主牌,它还挂有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委员会党校、社区教育中心、红十字会和区域职工之家等牌子。
一楼的虹溪印象馆里,有一面面图书墙,给儿童坐的彩色波浪阅读椅,还有代表着虹星桥历史的古碑、虹溪旱船和刘井舞狮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以及凸显地域民俗风情的诗文,配着优雅的灯饰,仿佛来到了温馨的“城市书房”。
“这些东西,以前经常见到,现在看到很亲切啊。”77岁的刘金泉感慨地说,自己就是介绍文字上提到的郑家村人。
为什么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里融入多种服务?虹星桥镇相关负责人解释,中心的多种服务涵盖了全龄人群,也是帮助老年人融入到年轻人中去,还鼓励老人带着孩子来读书,既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也能让公共服务空间利用效率更高。“接下来,我们还要通过居家养老服务运营商,策划丰富的活动,吸引老年人的参与。”
蓝色、米色,清爽柔和,时尚的色彩学也被应用到小浦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装修上。蓝色的区域是相对静态的活动区域,温馨的米色区域则为老年人就餐和托养的区域,让色彩赋予老年人好心情。
人气爆棚
食堂受热捧 越来越有劲
11时许,太湖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食堂里,坐了约30位老年人。
“饭烧得合口味,比家里吃的还好。”家住太湖街道新开河村的鞠慕珍说,当天的菜有油面筋扣肉、萝卜菜、清炒冬瓜和番茄蛋汤。自从4月底有了老年食堂,她就拽着老伴来吃。“每个人4元,花8元能吃饱,免得老伴辛苦做饭。”
“每天有五六十位老人来吃饭,办卡的有近百位老人呢。” 工作人员朱大姐介绍。
还有老人说,自己本来身体不好,吃了这里的饭后,看到这里这么热闹,都忍不住跑来玩。“原来人身上不舒坦,经常跑来活动,人都变有劲了!”
此外,正在装饰的画溪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由于楼上就是街道的家宴中心,各类喜事的集中举办地,可以料想投入使用后也将人气爆棚。
“虽说我们提前实现了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全覆盖,也对接了不少优质的社会化运营商,我们依旧要全力筛选,同时培养本土社会组织,为老人提供更精细和专业化的服务而努力。”长兴县民政局党委委员丁丽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