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西湖十景》
他自编自唱半个多世纪
一首《西湖十景》
他自编自唱半个多世纪
本报记者 王兴 文/摄
黄咬脐是地道杭州人,今年87岁,几十年前爱好的唱戏、魔术、中医手法,一直是他的“心头好”,如今更是炉火纯青,信手拈来,举手投足间派头十足。
近日,老人带着轻便的道具,专程来到本报编辑部,和记者分享自己的快乐。“铴铴铴……”老人随手从袋子里拿出一个小铴锣敲打起来,“今天大家晓得,美丽是西湖,好看老年报。”一开场便逗乐了记者。老人还自编了一曲《西湖十景》,“涌金门外钱王祠,左边造起柳浪桥;柳浪闻莺名胜有,现在是南线景区已经造;净寺有口云木井,堂堂佛地工人造;济颠和尚提古迹,静听南屏晚钟敲……”
“年轻时我就喜欢戏曲,经常和一帮现在比较有名的票友一起自娱自乐。”黄咬脐说,《西湖十景》的歌词是他31岁时编的,至今已经唱了56个年头。他经常到西湖边的公园里“赶热闹”,还组织越剧、舞蹈队等到社区、敬老院义务演出。
“其实,我把义演坚持下去的动力,源自一次在敬老院的经历。三四年前,发生在杭州闸弄口敬老院的一幕,令我十分震惊。”黄咬脐回忆道,第一次来到这个敬老院时,二楼的一位老太太拄着拐杖到窗口看热闹,他赶忙去搬凳子给她坐。“不用坐,让我来看看外面的世界”,老太太的话让黄咬脐一下子愣住了。原来,老太太的儿女,一个在金华,一个在江西上饶,差不多一年才会来看她一次。
“老人的活动空间很小,外面的世界,哪怕是马路那边的景色,都很难看得到。”后来,黄咬脐等一帮老年文化志愿者经常会去各个敬老院“做客”,用各种表演,给老人们送去快乐。“我一个人可以撑起一个来小时的节目,不会冷场。”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地上捡起一百元……”他会依着越剧《红楼梦》等各种曲调改编歌词,通过滑稽的表情和语言把观众逗乐。
除了唱戏的功夫,黄咬脐还有变魔术的老底子。记者乍看起来,老人的牙齿快要掉光了,除了他的眼神比常人更加锐利,手指上多了一些老茧外,并不显得奇特。然而,老人随手从空无一物的手掌间,变出了硬币、丝带等物品,又让它们一下子变得无影无踪,这种近景魔术,令记者对老人愈发好奇起来。“这只是小把戏,还有一些适合在大场面演出的节目。”黄咬脐说。
“手指上的老茧,是时常给别人做按摩按出来的。”黄咬脐喜欢琢磨中医方面的养生和治疗方法,凭自己所学,为群众做好事。
黄咬脐的《西湖十景》唱得怎么样?请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