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题:9073格局下的居家养老
本报记者 张伟群
90%身体状况比较好的,愿意和子女在一起的老年人,采取以家庭为基础的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依托社区的养老服务中心,提供日间照料。3%的老年人通过机构养老予以保障——数年前提出的“9073”养老格局,如今在上海、浙江等多地已成“共识”。从直观的数字中可以看出,居家养老将是中国人养老方式的绝对主流。
7月26日上午,第七届浙江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居家养老的难点与破题之道”论坛举行,对与居家养老有关的支付、医养、人才等一系列创新举措与实践进行了剖析。
浙江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处长陈建义介绍,在中国现有和今后的养老方式中,居家养老是主流,以浙江为例,目前,居家养老的占比是98.5%,机构养老仅占1.5%。他认为,居家养老目前存在的4个痛点,分别是老人居住分散、服务不精准、政策不清晰、监管不到位。
针对这些痛点,陈建义提出了4个破解之道。第一可以建立小微养老机构,就近为居家老人提供服务,万科随园公司办的随园智汇坊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第二可以建立老年人集中居住社区,例如美国太阳城、随园嘉树;第三对老人家属、保姆等照护者进行培训;第四建立失能失智的照顾政策。
虽说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旺盛,但是没有盈利点、找不到持续的商业模式,行业普遍反映“难做”。浙江外国语学院社会福利研究所所长、教授董红亚提出:“居家养老具有市场和非市场的双重属性。无论是政府主导的服务市场,还是企业主导的服务市场,都一定程度上存在‘市场失灵’的特征。”她说,居家养老需要多元主体协同,包括政府、社会、家庭、个人、市场。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不仅要打造良好的社区闭环,更重要的是,应该把它当作一个平台来整合各种资源。
养老社区是新兴事物,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燕珉针对综合型养老社区,给出了规划原则与设计建议。她谈到,综合型养老社区符合老年人的思想观念和自身意愿,也符合企业的发展意愿,同时可以缓解政府与机构的压力。
针对传统居家养老呈现出的分散式管理、监管难度大、内容单一、效率低等问题,承办这次分论坛的浙江随园养老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云龙分享了随园养老10年的经验,以及以随园嘉树为代表的集中式居家养老社区的创新实践。张云龙介绍,集中式居家养老社区有居家养老、集中服务、长期持有、惠及周边4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