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父亲吃早茶
我们六里堰历来有吃早茶的习惯。
第一次跟父亲去吃早茶是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我们摸黑到了茶馆店,已在那里吃茶的人问父亲:“今早你为啥来得介迟(这么迟)?我们半壶茶都已经吃白(茶喝得淡了)。”
父亲指着我说:“我儿子要跟我来白相(玩),为了让他多睡一会,所以来得迟点。”父亲各买了两个包子和两根油条。坐在父亲隔壁的那个人说:“看你平时买个包子也不大舍得,今天怎么不心疼钱了?”父亲说儿子头一回来,让他尝尝味道。那人又低声对父亲说:“你看王荣这个人真是像从跳蚤屁股里爬出来的一样,从来都不舍得买点心。”父亲对他说:“他死了老婆,一个人要养活3个儿子和2个女儿,日子过得相当艰难,不要怪他小气。”说着父亲买了1个包子和1根油条递了过去。
我看到对面那个叫王荣的人头发花白,穿的衣服打了不少补丁,正吃着从家里带来的毛芋艿。见父亲给他点心,他连忙站起来推着手说:“关南弟,我老是吃你东西,我的脸也没地方放了。”父亲对他说:“老古话讲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人穷不会穷一辈子,等你条件好了,我们大家吃你的。”只见王荣他眼睛潮湿了。
茶馆店确实是个好地方,在那里不仅能吃茶、灵市面,评道理,还能结识各种朋友,难怪父亲老爱去那里。后来,我又跟着父亲去了几次茶馆店。随着年龄的增长,为了养家糊口,我忙于生计,再也没有去过茶馆店,父亲仍然是雷打不动每天早上去吃早茶。
后来父亲年纪大了,体力衰退了,吃早茶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90岁那年他生了一场大病,病愈后身体更不如从前,要拄着拐杖走路,再也去不了茶馆店了,我见他常常望着街上的方向发呆,我知道他怀念茶馆店,也想念那里的老友。
“哥,你有近半年没有去吃早茶了,那里的兄弟们都很想念你。”听到叔叔说此话,父亲的嘴唇抽噎了几下,我知道他没有讲出口话里的意思,我对他说:“爸,明天早上我带你去吃早茶。”父亲使劲点头,连声说好。第二天早上我去接父亲,只见他换上了新衣裳在等我,母亲说他天不亮就起来了。来到茶馆店门口,不少老友都站起来向父亲打招呼,有人帮助扶着父亲进了店门,还未坐稳父亲让我赶紧给所有吃早茶的人分香烟,买下了所有包子、油条分给大家。
父亲和老友们吃茶聊天一直到茶店打烊,恋恋不舍地回到家,由于过度兴奋和疲劳,当天夜里父亲就发起了高烧,此后再也没有下过床。1997年农历十一月初一,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那天我带他去茶馆店成了他此生中最后一次吃早茶。
周孝文 (嘉兴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