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12版:达人

文章导航

杭州荷香纸艺社“卷”出纸艺新潮流

她做的微型红妆令人折服

  7月17日下午,杭州采荷街道人民社区活动室里,一群老人围坐在一张方桌前,把裁好的火柴棒那么细的纸条一个个卷起来,用牙签沾一点白乳胶粘上,然后用镊子轻轻地放在桌上的盒子里。他们动作娴熟,将丝丝缕缕的纸条经过卷、压、放、挤、粘等步骤,慢慢地形成了一朵朵花、一根根枝蔓、一个个形态各异的小动物……在这一卷一粘间,这些纸条完成了一次次华丽的变身。

  这群老人都是荷香纸艺社的成员,他们做的纸艺中,有盘纸,也有衍纸。艺社成立于2017年10月,是社区老人自愿参加的文化活动团队之一。目前固定的会员有20多名,多为社区里的老人。在这里,“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学有所长、乐有所享”是社团的宗旨。

  经过一年多年时间发展,成员们的作品日臻成熟,吸引了很多采荷街道以外的老人加入。2018年4月2日,12个发展中国家民生与社会发展专题研修班的学员来采荷街道考察交流。参与展示交流的作品得到了外国友人的一致好评。同年7月,艺社作品出现在了在潮涌钱塘大运河4D音乐节上。今年3月,钱塘国际(杭州)公益骑行大会上也亮相了他们的作品。

  今年68岁的陈连儿是这群老人中唯一的男性。“他的手比我们还巧呢。”同为艺社成员陈良说,连儿老师的手很稳,“他最近又出了个‘大作’。喏,就是这幅。”

  顺着陈良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一幅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标识图。“这可是连儿老师用200余条宽度仅1.5毫米的彩色纸条做出来的,我们都很佩服。”

  为何要做这样一幅作品?陈连儿说他一直思忖着,想用一幅作品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有一天,一个微信好友发了一张图给我,我觉得很适合,就想尝试做做看。”他坦言,把平面的图变成立体的纸艺,并不容易。首先得构思,再是选纸,不同的纸张纹理和结构肌理都不一样,要加以区分。纸选好了,做也要沉下心来,急不得。“每做好一个部分就得晾干刷胶固定。”陈连儿说,一个小小的零件,做起来就要三四个小时。“做这个细小的东西挺费眼睛,纸一点点捻起来。做的时间长了,眼睛吃不消,有时候,这竖面跟横面,我都分不清了,只得停下来歇会。”

  为了制作出满意的作品,陈连儿干脆泡在艺社里,跟大伙儿一起讨论,“老伴有时打趣我说‘你不如住在那边得了’,说归说,但她还是支持我这份爱好,每次家里有人来的时候,她都会悄悄把我的作品摆出来,我心里美滋滋的。”

  一幅作品献礼新中国70年

  “花花老师,教我一下。”不少成员争相向一位短头发的阿姨请教。

  “她人很好的,我们不懂的都问她。”陈良介绍,花花老师是最早学习盘纸的人,在她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进来。

  花花老师全名叫周水花,今年63岁。2017年3月份,一次活动上,她接触到了衍纸,后来就一发不可收拾的爱上了。现在,她的作品有上百件了,动物,植物等各类的都有些。

  周水花说她很得意的作品要属红妆。“我是跟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严美娟老师学的盘纸。”折好的红妆,周水花作为贺礼送给了孙女。2018年10月,她孙女王瑞与男友在美国举办了婚礼。“他们收到时,欢喜得很。”周水花眉眼里堆满了笑,“你看,我做的不错吧。”周水花拨弄着手机相册里翻拍的红妆作品,玫红色的嫁衣、贴着大红“喜”字的梳妆架子,椅子,轿子等作品一一呈现。

  每一件作品,无一不是一根手指那么长的微缩版,但又极为精巧、细致。“后来我去美国,好多外国人对我竖起大拇指。”周水花说,真没想到她的作品在国外也会那么受欢迎,“不少孩子向我讨要,我特地做了草莓、葡萄送给了他们。”

  全套微型红妆一个都不少

  花心思钻研折纸

  她感觉人生换了个活法

  坐在轮椅上的张丽君,今年60岁,刚刚加入荷香纸艺社不久,也是入社时间最短的人。“别看她加入时间短,做起东西来很厉害的。”陈良说,张丽君很有耐心,做东西速度特别快。

  “我行动不方便,经常一个人在家里发呆,挺空虚也挺无聊的。时间长了,我都觉得自己抑郁了。”张丽君表示,接触了折纸,她感觉人生换了个活法。

  “终于有事干了。”张丽君每天都会将纸裁剪成各种条状,然后用牙签、小棍做辅助,卷成纸卷儿。“这说难也不难,但以纸卷儿为元素,就千变万化出各种造型来。你看啊,纸有细有宽,有轻有重,可以在平面上粘成一幅画,也可以立体地组装成纸雕塑,手法又分卷、粘、捏、压、折、搓、盘……”从她侃侃而谈间,记者看出她花了不少心思钻研,以及对折纸由衷的热爱。

  讲起心爱的折纸,张丽君坦言,最大的收获就是通过折纸,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交到了不少好朋友,“大家切磋技艺,聊天话家常。每次见面,我都毛开心的。”

  “做这个东西,会上瘾的。”如今她哪天不做,就觉得浑身不自在。有同样感受的,还有成员赵国英。赵国英最近正忙着折一副“喜”字,送给自己的侄儿当新婚贺礼。即便是出去旅游,赵国英也一定会随身带着盘纸或衍纸,“随时来几下,我才觉得舒坦,大家都说我入谜了,但我觉得挺好。”


浙江老年报 达人 a0012 她做的微型红妆令人折服 2019-07-23 浙江老年报2019-07-2300007;浙江老年报2019-07-2300011;浙江老年报2019-07-2300013;浙江老年报2019-07-2300008 2 2019年07月2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