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超:
枪林弹雨中做宣传
本报记者 祝萍
郭超,男,1928年9月出生,山东荣成人。
郭超原是村里的民兵队长,后来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带头出来当兵。由于解放战争的需要,军队要培养大批骨干力量。1947年4月,郭超被调到华东军事政治大学学习,主要学习军事的五大技术:射击、投弹、刺杀、爆破和筑城。毕业时,他被评为特等进步生。
经过军事学习的郭超被分配到渤海纵队(后改为33军),分在县里的宣传队。虽然在文工团从事宣传、政治工作,但郭超和战友们都要上前沿阵地,跟战士们一起,为战士们振奋精神,加油打气。
淮海战役中,郭超与文工团的战士一起负责抬担架,把前线伤员送回去。“当时也很危险,炮弹就落在脚旁,我们是踩着烈士的鲜血走上去的。”郭超说,一样是枪林弹雨,一样是血雨腥风,一样时刻冒着生命危险。
渡江战役中,郭超和文工团战友负责动员船工为解放军划船渡江。解放军打仗有政治觉悟,但是老百姓的顾虑是很大的,为了让老百姓心甘情愿冒着危险划船,郭超跟战友们做了很多工作。他们不断地跟老百姓讲解放军过江的意义:“过江是为了救中国,请你们帮助解放军,没有你们的帮助,解放军是过不了江的,过不了江就不能救中国。”终于说服了船工们帮助渡江,为战争做好了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