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燕:
从军北上英雄花
本报记者 夏凌
孙燕,女,1934年2月出生,江苏南通人。
12岁那年,孙燕穿上军装,成为当时新四军1师1旅(现23军67师)政治部文工团里年纪最小的一员。随部队北上,每日背着沉重的背包要走上二三十公里路,脚底都磨出了血泡。行军时,总有人呼唤她:“小鬼!来唱一个!”初生牛犊不怕虎,孙燕张口就来,《解放区的天》《军歌》……嘹亮的歌声回荡在山谷里,为大家一扫疲惫,鼓舞士气。“白天行军途中,战友被机枪打中倒在身边的事时有发生。”孙燕说,夜行军虽然相对安全,但经常会迷路,“有时爬了一个晚上的山,还在出发地附近。”
1947年,文工团跟着部队往山东胶东高密撤离,经过诸城时,有座桥被国民党飞机炸断了。渡河成了当时唯一的选择,年幼的孙燕只能坐在战士的肩头上过河。“我们经小清河,撤到黄河北,正逢山东发大水,水已经漫到齐胸高,大家把背包顶在头上,走了10多公里的水路。”到达黄河北的时候,孙燕第一次见到了陈毅、粟裕。
“大家整齐地坐在自己的背包上,排了20多排,陈毅和粟裕将军动员我们去河南确山打阻击战,支援刘邓大军。”孙燕说,大家听后都群情激昂,立马整装继续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