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喜阅读游戏 晚上好音频剧目
2019年在线银发用户娱乐行为分析
本报记者 钱慧慧
中国互联网发展超过20年,当“银发老人”撞上“互联网”,会产生什么化学效应?易观智库最新发布的《2019银发数字在线用户娱乐行为分析》(以下简称《分析》),也许会颠覆你对老年群体的认知。
《分析》显示:银发一族愈发痴恋网络娱乐。银发人群人均上网单日时长快速提升,从去年1月份的106分钟增至今年的129分钟,同比增长21.7%。并且,银发用户应用需求从视频、电商逐步向短视频、音乐和阅读等行为扩散。
相比以往互联网圈动辄将“拥抱年轻人”挂在嘴边,最近几年很多企业掉头做起老年人的生意,比如各类短视频社区网站、电商平台、音乐App等。不过,将银发一族的注意力、流量转换为效益,并不容易。
人均单日上网129分钟
原本处于主流娱乐视野边缘的银发人群,正被广泛关注。《分析》显示,银发人群上网人均单日时长快速提升,从去年1月份的106分钟增至今年的129分钟,同比增长21.7%,同时在人均单日启动次数上面有所减少,从去年的15次减少至13次。
而从全网数据来看,去年1月份上网人均单日时长为174分钟,今年这一时长增至194分钟,增幅仅为11.5%。在单日启动次数上,全网均为14次,并无变化。这意味着,银发人群更愿意留在产品中从而代替频繁启动,上网粘性增强。
银发用户应用需求从视频、电商逐步向短视频、音乐和阅读等行为扩散。其中阅读资讯活跃人数同比增长43.6%,音频娱乐、地图导航的同比增长率超过两成,摄影摄像、短视频、游戏、生活也有一成多的增长。
银发用户活跃时段对比2019年更加集中,波峰时段更加明显,分别于午间11时-12时和晚间20时-21时。虽然活跃时段相对集中,但银发分时段的需求在逐渐分散,且随着时段不同需求差异较大。具体来说,白天喜欢阅读游戏,晚上偏好音频剧目。
网上消费潜力逐渐释放
对于银发互联网用户来说,其娱乐行为出现三大特征:
首先,家庭负担降低,空闲时间增长。由于家庭模式形成“4+2+1”、“4+2+2”模式,两家老人共同帮助抚养一家孩子,银发人群家庭压力愈加减少,有更多时间和精力进行自主分配。
其次,生活品质提升,线上消费需求逐渐释放。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我国人民在教育文化娱乐方面人均消费2226元,占比11.2%,品质需求进一步提升。银发人群中等消费人群以上占比稳中有升,消费逐渐释放。
《分析》显示,44.85%的银发用户是偏好视频、游戏、阅读的免费内容消费者,产品体验较保守,付费潜力低。31%的银发用户是视频、游戏、短视频、阅读中的高消费人群,为内容间接消费,产品体验开放,付费潜力高。14.2%的银发用户是偏好音乐、短视频中等以上消费人群,为内容周期消费。产品体验较开放,付费潜力较高。
再次,品牌意识加深,平台依赖性强。上网时间增长,平台粘性逐渐增强,部分银发用户告别跟随内容频繁切换平台,开始萌生品牌认知,养成了一定的使用习惯。银发人群人均使用领域数量和产品使用个数在逐渐降低,银发用户使用产品习惯更加集中。从数量分布来看,银发用户在App使用个数和领域数量上呈现两极式发展,产品使用更加理性,也愿意尝试更多领域产品。
《分析》提及,银发用户接触内容自主性较弱,更青睐于榜单、别人推荐、社交网络和个性推送;信息的传递性让银发用户更愿意去接触头部流量产品,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流量的产品规模逐渐升高。也就是说,头部产品更容易获取老年人的欢心。
这也牵涉到银发信任危机:从什么都信,到什么都不信。据样本统计,67.3%银发网民上网过程中受到过不同程度的欺骗,被骗的主要渠道是朋友圈(69.1%)、微信群(58.5%)以及微信好友(45.6%),受骗的信息类型前三位是:免费领红包(60.3%)、赠送手机流量(52.3%)和优惠打折团购商品(48.6%)。当银发用户受骗时,他们较少寻求帮助。其中,有68.3%的受骗老年人表示“不寻求帮助,当经验教训”,这就导致后续很难信任并参加一些优惠活动。
这一点,65岁的吴龙国深有感触。2018年8月的一天,他像往常一样在微信群里扫码抢红包。忽然,微信页面弹出一个显示页面称:因抢到的是大额红包,需要手机号获取验证码才能领取。吴大伯没有多想,根据提示输入了验证码,没想到自己银行卡里的钱被转走了1000元。怕被家人埋怨,吴大伯没敢报警,“这1000元就当是买了教训,后来别人发的红包我不敢随便抢了,长了心眼了。”
随着掌握的手机功能越来越多,行动能力越来越越强,老人网络安全素养会更高,受骗的可能性也随之越低。日前,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发布《2019年4月失信风险警示报告》显示,电信网络诈骗的受害人群逐渐呈现从老年人、受教育程度较低群体向中青年、高学历、高收入人士蔓延的特征。80后、90后之所以成为网络诈骗的主要聚集对象,与他们频繁接触互联网,容易接受新兴事物不无关系。一些受害者坦言,自己上当的原因之一在于“过于自信”,认为自己不会被骗术所迷惑。
近7成银发网民受过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