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万市民就诊时间平均缩短1小时
“舒心就医”发布新进展
本报讯(通讯员 詹雅 记者 俞琪)城市大脑2019年中发布会近日在杭州云栖小镇举行。杭州城市大脑从2016年发展至今,形成了11大系统、48个场景同步推进的良好局面。会上,由杭州市卫生健康委牵头实施的“城市大脑·卫健系统”舒心就医发布了新进展。
继今年4月2日“先看病后付费”舒心就医在杭州11家市属医院上线后,“城市大脑·卫健系统”已陆续接入245家公立医疗机构,包括11家市属医院,38家区、县(市)级公立医院、19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一家省级医院(省人民医院)。7月1日起,全部提供“舒心就医”服务。患者可在就诊结束后在院内一次性自助付费,也可回家通过手机支付。
杭州市医保正常参保居民,包括市本级、临安区、桐庐县、淳安县、建德市均可享受”舒心就医”服务。未年满十八周岁的,可关联亲属的“舒心就医”服务。非杭州市医保正常参保人员,目前暂不能享受,后续将视服务开展情况逐步拓展到全部人群。
“舒心就医”实施以来,已有174万人次享受“最多付一次”服务,就诊时间平均缩短1小时。目前,11家市属医院从开展“舒心就医”前的127个收费窗口,减少到目前的57个窗口,许多都已改成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服务专窗。
市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前期应用的基础上,又对“舒心就医”的具体服务环节作了优化,并实现多项新功能。
以前,钱江分信用额度550分以上的市级医保参保人员,在“杭州健康通”APP或“健康杭州”微信公众号“掌上健康”的“先看病后付费”板块,要先签约开通此项服务。现在,通过医院的自助机挂号或报到环节、“健康杭州”微信、“杭州健康通”APP、“杭州办事”APP、“市民卡”APP均可开通“最多付一次”舒心就医服务。
同时,提升改造电子健康档案系统。6月底前,全市245家公立医院医生实现诊间调阅应用全覆盖,并通过手机向市民开放。不仅方便医生调阅患者在不同医疗机构的诊疗记录,患者也可实时了解自己的健康信息,就诊时给医生更全面的参考,日常生活中也能更加科学地运用体检信息和健康指标。
此外,还实现了医疗数据的实时在线。管理者可实时掌握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当前医疗业务运行情况,并利用数据分析提前预警。以发热病人态势分析为例,通过一条实线(当天具体时间点的实际发热病人)、一条虚线(前四周同一天对应时间点的平均值),如实线与虚线偏离度很大,则提示疾控部门应当研判传染性疾病发生的可能性,以便提前进行预防控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