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8版:生活周刊

文章导航

德国、日本、韩国

垃圾分类的世界“小样”

  近年来,垃圾分类一直都是大火的高频热点词。目前,我国多个城市已经“火力全开”,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势头俨然形成。纵观全球,很多发达国家已经率先开展垃圾分类,各自制定并运行着一套卓有成效的模式。

  为此,本报分别采访了3位在德国、日本和韩国生活的中国人,试图探索这些国家在垃圾分类领域的亮点。

  今年是曲凯(化名)在德国柏林留学的第5个年头,垃圾分类早已经融入他的生活。

  记者用微信联系上他时,他正好在学生公寓的垃圾房处理好部分垃圾,准备把几节废电池带到附近超市回收。

  刚去德国的时候,曲凯并没有垃圾分类的意识。“刚来3个月的时候,一直没有对垃圾进行分类。直到有天,公寓的工作人员来敲门,善意‘警告’我不分类垃圾是要面临高额罚单时,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曲凯说,他立马跑去当地的市政厅领取了德国垃圾分类列表并严格执行,尽管一开始很不习惯,但慢慢也就适应了。

  在曲凯发来的照片里,记者看到了各种颜色的垃圾回收桶,大体分为绿色、黑色和蓝色。“德国大致将生活垃圾分为七大类。几乎在德国每栋公寓楼的垃圾房或别墅区的角落里,都能找到分别代表厨余垃圾的棕色桶、废纸张的蓝色桶、包装材料的黄色桶以及代表其余垃圾的黑色桶。”曲凯说,这是入门级分类的四大类。

  在剩余三大类垃圾中,废旧玻璃是其中一项。根据玻璃颜色属性不同,设白色玻璃、绿色玻璃和棕色玻璃3个回收桶。部分德国城市,也有设置白色及其他颜色玻璃2个回收桶。而以废旧电池、喷雾罐为代表的特殊垃圾需送到连锁超市进行回收。此外,大型废弃物(家具等)则必须需要与专业人员联系,提前预约上门回收时间。

  曲凯特别欣赏德国的一个做法——软壳塑料瓶有偿回收。“目前,在德国出售的所有塑料包装饮品以及易拉罐都含有0.15至0.25欧元不等的押金,在空瓶归还至超市附近的自动回收机时方可退回。”他说,机器会统计金额吐出一张凭条,拿着凭条再去超市收银台兑换现金。正因为押金的缘故,在德国生活的人都会将空瓶“特殊对待”。

  事实上,这七大基础分类并不是德国复杂的垃圾分类体系的全部。因为德国的城市,甚至不同行政区的各自为政进一步加大了德国垃圾分类系统的复杂性。

  根据《德法公共电视台》调研,德国的生活垃圾循环利用率在全球属于“优等生”。垃圾分类理念深化了德国人的环保意识,65%的德国人将垃圾分类视为个体对环保事业做出贡献的第一步,并享受这种略显琐碎的家务所带来的使命感。

  德国:

  生活垃圾循环利用率高

  1980年,日本就开始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如今已经成为世界上垃圾分类回收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

  今年21岁的李思豪已跟随妈妈在日本生活了4年,每天他都会将家里的牛奶盒剪开,冲洗干净后晾干回收。繁琐的分类步骤对他而言,已成了普通的日常。

  在日本,每个区的规定大同小异,大致可分为三大类。除了一般的生活垃圾分为可燃和不可燃垃圾外,资源性垃圾还具体细分为干净的塑料、纸张、旧衣服、塑料瓶、罐装瓶、玻璃瓶等。

  “基本上就是挑选可回收的资源,如塑料瓶、易拉罐等,剩下分可燃和不可燃两部分就行。”他说,日本超市有专门的回收点,回收泡沫容器、牛奶盒等,电器用品商店也有专门回收废电池的点。

  如今,李思豪和妈妈居住在日本埼玉县川口市的公寓里,对于不熟悉如何分类的住户,公寓管理员都会耐心讲解,并告诉他们特定的时间该处理什么垃圾。李思豪坦言,初到日本时扔错了垃圾,管理员就贴告示牌提醒,如“某月某天有人乱丢垃圾,请下次好好丢垃圾”。因此,现在每周六一早,李思豪宁可扔完垃圾再睡回笼觉,也不想再“榜上有名”。

  在日本,处处都有环保的小细节,京都站的公共厕所里,有标识说明,厕纸是用回收的车票做成的;许多商品的外包装都会注明该商品的不同零件分别属于哪类垃圾;每个人随身携带的不是纸巾,而是手帕;购物时如果不要塑料袋,售货员会笑着说一声谢谢。

  “为了减少垃圾,我在买东西前,都会认真考虑自己是否真正需要,用完应该如何处理,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确实改变了我的生活。”李思豪说。

  日本:

  垃圾分类细致到近乎“严苛”

  “韩国的垃圾分类很严格,家家户户都比较自觉。”在韩国即将硕士毕业的何欣雨这么告诉记者。

  何欣雨与几个同学租住在韩国人家里,入住第一天,房东就给了她一张详尽的韩国垃圾分类表。“一般我会在房间里先把垃圾粗略分类,房东会把全部垃圾汇总后进一步细分。”在何欣雨并不宽敞的房间里,放了好多个小袋子,目的就是为了扔的时候就先把垃圾分开。

  在韩国,每周都有固定时间丢垃圾。在何欣雨生活的城市,每周日、周二和周四是丢一般垃圾和厨余垃圾,一周有3次机会处理;每周一回收软塑料和易拉罐,每周三回收硬塑料,每周五和周六两天休息,不能丢垃圾。“这意味着错过回收时间,或者期间产生新垃圾也要放在家里先囤积,难免产生异味。”

  事实上,韩国不仅要对垃圾分类,扔垃圾还要交钱。韩国从1995年1月1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垃垃圾计量收费制度,要求城市居民必须购买指定的垃圾袋处置生活垃圾。目的是为了让居民为自己所投放的生活垃圾付费,自觉地减少垃圾的排放。

  一般生活垃圾袋以20升为单位,价格平均为500韩元(约合人民币3元);食物垃圾袋基本以2升为单位,价格平均为200韩元(约合人民币1.2元)。居民可在超市、便利店或公寓办公室很方便地购买到。

  何欣雨说,至于大型废弃物(如:旧家电、旧家具)处理,需要先向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申报,工作人员对废弃物进行检查、贴上标签、收取费用后,再由有关部门收走。一般扔掉一个400升冰箱,大约要交1万韩元(约合人民币60元)的处理费。

  韩国:

  垃圾计量收费制


浙江老年报 生活周刊 a0008 垃圾分类的世界“小样” 2019-07-12 浙江老年报2019-07-1200009;10566567;浙江老年报2019-07-1200012;浙江老年报2019-07-1200007 2 2019年07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