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控糖难
学会喝水勤洗澡
本报记者 俞琪
最近天气越来越热,读者李大伯却很困惑。李大伯有糖尿病,因为医生说血糖高会有多饮、多尿的情况,所以他担心夏天出汗多,水喝得多,会不会不利于控制血糖。而且,据说糖尿病人特别容易中暑,他最近都不太敢出门。
对此,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全科主任中医师李唯佳说,夏天确实是血糖比较难控制的季节,而喝水是非常好的治疗手段。
夏天喝水相当于吃药
“糖尿病人夏天一定要多喝水。”李唯佳说,本来血糖控制得很好,夏天突然会高,大多原因是没及时补水。夏天出汗多,血液浓缩,血糖自然就高了。不仅大量出汗是失水,而皮肤表皮的水分一直蒸发也是失水,这叫隐形失水。
通过喝水能把血糖降下来,所以夏天喝水相当于治疗,水就是药。
至于喝什么水,没有太多讲究,不甜的就行,茶水、菜汤都可以。如果是喝茶,要跟平时吃药时间相隔1个小时。
喝水的时间,全天都可以,建议晚上少喝,会增加肾脏负担。
喝多少?糖尿病人如果伴有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痛风等问题,每天的尿量至少达到1500毫升。夏天出汗多,摄水量要比其他季节更大,才能到达同样的排出量。
出汗后一定要擦洗
有人说糖尿病人比一般人容易中暑。李唯佳说,这是对老年糖尿病人而言的,常合并神经病变,导致对热的调节能力比较差。所以老年糖尿病患者、或病程较长者,夏季要注意防止中暑,高温天减少户外活动量和活动时间,避免太阳直晒,多喝水。
“外出回家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洗澡。”李唯佳说,糖尿病人汗里含糖,出汗后会对皮肤产生刺激,出现瘙痒、皮疹,持久难愈。出汗后一定要将皮肤冲洗干净、擦干,尤其皮肤褶皱处。每天可以不止洗一次澡,不必每次用肥皂。如果出现皮疹,初期可用花露水、风油精涂擦,不要用爽身粉等粉状用品。如果有感染,可用碘伏或金霉素眼膏外涂,必要时去医院皮肤科就诊。
要做“智慧病人”
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最关注的的还是吃的问题。现在市面上有不少无糖饼干、无糖麦片,甚至有号称能降血糖的饼干。
“淀粉类都会升血糖,只是无糖饼干比普通饼干少了蔗糖,或用木糖醇代替蔗糖。”李唯佳说,所以无糖饼干大量吃,肯定是不行的。至于能降血糖的饼干更是无稽之谈,如果真有效果,说明其中违规添加了降糖药。
糖尿病人怎么吃?李唯佳说,其实比起种类,更应该关注的是适量。不同年龄的患者,体质不同、生活习惯不同,不能一刀切地给出一个方案。患者最好在与医生的不断沟通中,学会如何掌控自己的病情,“比如了解自己一天应摄入多少热量,如果超过了,通过什么方式可以控制。”
李唯佳有个病人,每两周去一次医院,每次都会带来几个问题,在与医生交流中学习糖尿病知识,已经坚持半年了,现在他对自己的病情已有很好的掌控力,“要控制好血糖,一定要当一个‘智慧病人’,不能完全依赖医生,也不能不相信医生。”
别跟基因对着干
目前世界上糖尿病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是中国和印度。我们因为祖祖辈辈粗茶淡饭,胰岛功能偏低,不耐受高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胰岛功能常有缺陷,生活条件好、吃得多,能量过剩,出现糖尿病年轻化的趋势。”李唯佳说。
糖尿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老年糖尿病患者除了关注自身,还要关注家庭,注意全家的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
老一辈千万不能因为自己有糖尿病不能吃甜食,而把甜食、饮料作为一种奖励给儿孙,而是应该注意减少糖的摄入,培养整个家庭良好的饮食习惯。
晚辈看望长辈送些礼物,也要适可而止,不要一次买很多,防治老年人为了不浪费而过量摄入。
这几个点测量更有意义
血糖该怎么测?如果血糖控制得不太好,或者换药了,或者这段时间生活状况发生变化了,1天内至少测4次,分别是1次空腹血糖(起床1小时内)和3次餐后2小时血糖(吃第一口饭后2小时),待血糖平稳后逐渐减少次数。
如果控制得比较好,可以1周测1至2天,每天测空腹血糖和1至3次餐后血糖。如果一段时间某个点血糖较高,可以固定测几次这个点血糖,分析原因,观察调整后的变化。每个月到医院配药时,可带上自己这个月的血糖检测数据,请医生看一看。
需要提醒的是,老年人早上起得早,如果等社区医院上班测空腹血糖,这时离起床已超过2至3小时,虽然没吃饭,但体内会源源不断地合成糖来供应所需的能量,测出来的数值就不太准确了。
血糖控制的标准是个体化的,随着年龄增长可适当放宽。空腹血糖一般是6到7mmol/L,80岁以上8mmol/L,90岁以上9mmol/L,均可接受。餐后2小时血糖一般是8至10 mmol/L,80岁以上老年人可以放宽到10到12mmol/L。因为随着年龄增长,糖的储备越来越少,如果控制得低了,摄入赶不上消耗,会出现低血糖风险。如果说高血糖带来的慢性并发症危害是以年来计算的,那么低血糖的危害就是以分钟来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