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3版:焦点

愿你的眼睛里有星辰大海

守护孩子“心灵之窗”也是使命

  去年8月,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国家体育总局、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方案》指出,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不断攀升,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趋严重,已成为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

  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每一个参与进来的主体,都肩负一份责任,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今年4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最新的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调查涉及全国1033所幼儿园,接近4000所中小学校。调查总人数为111.74万,其中包括幼儿园儿童(6岁)6.92万人,各年级(段)中小学学生104.82万人。结果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高达53.6%,较往年呈上升趋势,近视防控任务艰巨。

  会上,国家卫健委疾病控制局副局长张勇强调,对于0-6岁儿童来说,预防近视比治疗近视更为重要。国家卫健委已印发《关于做好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的通知》,确保2019年起0-6岁儿童每年眼保健操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90%以上,并逐步推动建立电子档案,随儿童青少年入学实时转移、动态管理。

  而去年8月八部门联合印发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提出,到2023年,力争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近视高发省份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到2030年,实现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视力健康整体水平显著提升,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

  2030年,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

  在此大背景下,杭州的幼儿园和小学积极响应,立足自身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护眼”活动。

  杭州大成实验幼儿园将“保护视力”融入了日常教学。园长周军自创了一套“萌娃版”眼保健操,专为3-6周岁的幼儿“量身定制”。小班的孩子们每天都会跟着老师做,包含“上看下望”“左看右瞧”“眨眼闭眼”“转转眼球”等眼部动作,并配有一首《保护眼睛》的儿歌。

  周军说,原先幼儿园并没有一套标准的眼保健操,她考虑到小朋友年纪小,做眼操很难找准穴位,就想到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在生动的儿歌韵律中转动眼球,缓解视觉疲劳。

  “这套眼操先在小班试点,以后会在全园推广。”周军告诉记者,近年来,孩子们的视力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去年园内13个中、大班孩子的视力达标率为90%。她认为,学龄前儿童的视力防护必须要引起重视。

  今年3月,杭州市笕新第二幼儿园在公众号上发起了一个爱眼打卡活动,园方呼吁家长带领孩子远离显示屏,对坚持打卡21天及以上的小朋友进行奖励。同时,他们还在每学期幼儿视力检查后,对视力存在问题的幼儿发放家长告知单,要求再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那么,杭州的小学情况又如何?记者多方了解到,今年2月开始,杭州市新城实验小学和拱墅区大关上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启动“学生视力健康医校共建”项目,并用上了“黑科技”。学生通过专门的设备观看3D高清动态画面,配合科学的眼球训练方法,缓解眼部睫状肌紧张状态,从而提高眼睛调节能力。

  学校率先在二年级的6个班级试点,利用午休和课余等碎片化时间进行视力健康课。项目启动2个月来,二年级学生裸眼视力5.0以下人数,由最初的152人下降到66人,近视率由最初采集的61.54%下降到26.72%。其中,有86人裸眼视力提升到5.0以上。

  杭州多所幼儿园、小学启动“护眼”计划

  相关专家表示,家庭在预防孩子近视的过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首先,家庭教育是关键。对于孩子沉迷电子产品,家长首先应“自我反思”。一些是孩子父母拼命想立规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却溺爱袒护;一些是孩子父母本身就是“低头族”,没有以身作则。

  “两代人应共同重视孩子的视力问题,在家庭教育上坚持只贯彻一套方式,不要等孩子近视了再相互指责。”杭州市余杭区某公立幼儿园教师吴媛媛说,孩子小的时候,可以找一些有趣的替代品,例如华容道、数独本、拼图等,延缓和减少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

  同时,上述八部门下发的《方案》中,建议家长给孩子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每天接触自然光60分钟以上,因为适宜的阳光会促进眼睛分泌多巴胺,能够抑制眼轴的增长,减少眼轴发育过快的风险。任何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使用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最多不超过1小时。使用期间,每隔半小时就要休息一刻钟,缓解眼部疲劳。

  《方案》还建议,家长应时刻关注孩子的视力情况,及早指导,尤其应从读书写字的姿势纠正开始,不让孩子在吃饭、走路或晃动的车厢内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若孩子视力出现异常,要早干预早治疗,避免近视程度不断加大。

  家庭是预防孩子近视的“主战场”


浙江老年报 焦点 a0003 守护孩子“心灵之窗”也是使命 2019-05-28 浙江老年报2019-05-2800008;浙江老年报2019-05-2800012;10205644;浙江老年报2019-05-2800011 2 2019年05月2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