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12版:颐养·关注

文章导航

给予失智老人爱与尊严

宁波市民康医院推广原生态艺术康复疗法

  给予失智老人爱与尊严

  宁波市民康医院推广原生态艺术康复疗法

  本报记者 曹漫

  前阵子,在美国密歇根州电影节首映式上,数百名观众为一部时长不到10分钟的纪录片《Expression(表达)》长时间鼓掌,有的感动得热泪盈眶。短片通过一名康复师和社工的视角,讲述了宁波市民康医院(宁波市精神病院)实施推广的原生态艺术康复疗法,休养员们在画布上尽情地描绘他们内心的“声音”。这些休养员,有的是患有失智症的老人。

  “我高兴了就画蓝天和花朵,不太高兴时就画黑夜。”一名老年休养员说,在这里他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

  走进宁波市民康医院,恍如进入一片世外桃源,院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开辟出的小农场,蔬菜长势喜人,瓜果飘香。

  这里是全省优抚精神病对象定点医疗和精神残疾评定医院,也是宁波市失智老人康复照料和培训机构。除了采用原生态艺术康复疗法,对于失智老人,还采用认知功能训练、物理因子疗法、运动疗法、艺术治疗、非药物团体治疗等各项康复项目延缓患者失智进展。“现在失智症病区住了48位老人,以中、重度失智症患者为主,平常我们带领他们做一些贴布、线条画,用五彩豆拼动物等,这些都是艺术疗法范畴。通过这些疗法,体现了他们的价值,给予他们爱与尊严。”该院失智病区护士长孔娴波介绍,接下来随着院区二期的开放,将迎来更多早中期失智症患者,对这个群体的艺术治疗方式会更丰富。

  为了防止失智老人摔倒,孔娴波带领团队制作高危黄色警示背心,给易摔倒的老人穿上,以便工作人员对这部分人群加倍关注,减少跌倒发生率;对于易发生噎食的老人,还自制了黄蓝格子的警示椅套,降低噎食的发生率。宁波民康医院不断地尝试和探索,让失智老人得到了专业照护。

  社会对失智者认知的广度和深度都在拓展,这不由得让人期待,失智老人将会获得更多的爱与尊严。


浙江老年报 颐养·关注 a0012 给予失智老人爱与尊严 2019-05-24 浙江老年报2019-05-2400005;浙江老年报2019-05-2400006;10175677 2 2019年05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