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大师”
贝聿铭与浙江兰溪还有这些渊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何贤君
5月16日,享誉世界的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去世,享年102岁。
贝聿铭投身建筑事业70多年,设计的香港中银大厦、法国卢浮宫玻璃金字塔、苏州博物馆等作品遍布世界各地。
很多人都知道,贝聿铭祖辈是苏州望族“吴中贝氏”。但很少有人知道,在介绍贝氏的时候,后面还应加上六个字:原籍浙江兰溪。
贝氏家族与兰溪的渊源
贝聿铭与兰溪的莫大渊源,要从《吴中贝氏家谱》说起。据家谱记载,原籍浙江金华府兰溪县的贝兰堂作为苏州贝氏的始祖,于明朝嘉靖年间定居苏州。
兰溪自古丘陵遍布,气候宜人,山地岩石中盛产草药,因此当地很多人都以贩卖草药为生,兼做江湖郎中。明、清以来,兰溪药业向外扩展,据统计,兰溪人在外地开设的药店不下500家,从业人数多达5000以上。明末清初著名戏剧家、小说家李渔,20岁之前就曾跟随父兄在江苏如皋做药材生意。
贝氏也不例外。明嘉靖初年,贝氏始祖贝兰堂从浙江兰溪迁居江苏吴县。起初在阊门外南壕街摆地摊,边卖草药,边行医。到二世祖贝兰亭、长孙贝和宇时,已拥有中药店。
至清朝中期,七世孙贝慕庭已为吴中巨富,为当时的“苏州四富”之一。以“贝家名”为代表的家族中药药号如贝益寿、贝文一、贝泰来等,遍及江浙大地。
后“新学”渐兴,贝家开始将触角拓展到其他领域。十三世贝润生,也就是贝聿铭的叔祖,成为上海有名的颜料大王;而贝聿铭的祖父——十三世贝理泰开始涉足银行业,其子贝祖诒对金融业介入更深广;而到了十五世贝聿铭,又跨行到建筑业。
享誉世界的建筑大师
吴中贝氏,被媒体称为“可能是中国唯一富过15代的家族”。在此家世下,贝聿铭高中读的是上海圣约翰大学附属中学。
贝聿铭17岁高中毕业后,父亲本来希望他赴英国攻读经济学,但当时的他却对建筑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最终选择了赴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后转学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建筑工程专业,27岁时在哈佛大学建筑研究所深造。
从哈佛毕业后,贝聿铭开始了自己的建筑职业生涯。70多年来,这位建筑界的华裔奇才为世界带来了各种精彩绝伦的作品,为中国设计的有香港中国银行大厦、苏州博物馆等。
记者也曾去过苏州博物馆,亲身感受过这位建筑大师“天马行空”式的设计风格。
贝聿铭曾经说过:“人以创意为自然添色,而自然也激发人的创作灵感”。苏州博物馆的种种设计尤其体现着这种精神。
贝聿铭的作品多以公共建筑和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追求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观念。他的建筑作品散布全球,包括中国、法国、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加拿大、卢森堡、卡塔尔等。
据粗略统计,贝聿铭设计的大型建筑在百项以上,获奖50次以上。贝聿铭在1979年荣获了美国建筑学会金质奖章,美国建筑学会还把当年定为“贝聿铭年”。
贝氏后人将在兰溪
建山水文化高铁站
让人感慨的是,在离开兰溪500多年后,贝氏家族竟还能与家乡兰溪再次结缘。2017年开始,贝氏建筑事务所受邀参与兰溪高铁站的建筑概念设计。
贝聿铭次子贝建中曾多次到访兰溪,他曾这样评价故土:“兰溪这个地方很漂亮,有山有水,还有丰富的有趣建筑。这样的城市很有意思,也很有潜力,希望它发展得更好。”
记者了解到,贝氏建筑事务所将要设计的兰溪高铁站,涉及面积4万平方米,包括高铁兰溪东站、客运公共配套及商业建筑、社会停车场所等。“我们将根据兰溪高铁小镇区块的特有自然地势,融合山水资源,打造中国独一无二的高铁站。”签约仪式上,贝建中说。
据悉,贝聿铭共有4个孩子。3个儿子贝定中、贝建中、贝礼中的名字里都含有一个“中”,寓意是:安定中国、建设中国、礼仪中国。女儿的名字为贝莲。
贝家兄弟不约而同选择了继承父亲的职业:已故的长子贝定中是城市规划师,贝建中和弟弟贝礼中则成了建筑设计师。职业生涯初始,贝建中和贝礼中兄弟俩均供职于贝聿铭联合事务所,是贝聿铭团队的核心成员。1992年贝聿铭退休,贝建中、贝礼中兄弟创办了贝氏建筑事务所,成为国际著名建筑设计机构。
目前,贝氏在兰溪的后裔约有80余人,主要居住在云山街道余店和马涧镇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