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2版:常青

贾少山:
红军不怕远征难 长征精神代代传

  贾少山:

  红军不怕远征难 长征精神代代传

  本报记者 俞琪

  老红军贾少山穿着他最爱的那身绿色军装,胸前挂着两块奖章:一块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另一块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章。

  刚刚过了100岁生日的贾少山,仍然惦记着,要为关心下一代出力,要为重振杭州重型机械厂出力。

  历尽艰险的老红军

  去年下半年开始,贾少山的体力不太跟得上了。三四年前,他还时常到社区、学校,为大家讲“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现在,在病房内走动,都需要人搀扶。

  即便如此,贾少山的病房总是很热闹。去年,他还在病房里坚持给青少年讲了3次课。虽然病房里能容纳的人不多,但贾少山觉得,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

  “爬雪山、过草地,吃树皮、挖野菜,野菜没有了就吃皮鞋、皮带,甚至马鞍。”贾少山说,许多事他已经记不清了,但最艰难的岁月,始终刻在他的脑海里。

  贾少山出生在四川仪陇一户普通佃农家,幼年父母双亡的他很小就跟随长辈下地干活。

  当时,仪陇是中国工农红军游击区,红军在那里打土豪分田地,深受百姓爱戴。贾少山也不例外。

  1935年的一天,15岁的贾少山在县城里偶遇一位红军指导员,“你愿不愿意参加红军打仗?”贾少山毫不犹豫地回答:“愿意!”

  随后,包括贾少山在内的7000多名仪陇儿女,随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长征。

  “雪山四季不化,走不行,只能爬。”虽然仅是只言片语,但仍能从贾少山的话语中,感受到长征途中的艰险异常。

  1939年3月,贾少山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四方面军九军74团通讯员,东北1军分区副政治指导员,中国空军陆战第1旅营政治教导员。

  有原则的贾厂长

  长征精神始终激励着贾少山。除了老红军,贾少山还有一个广为人知的身份——贾厂长。

  1958年,杭州重型机械厂(现杭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创办,是杭州市最重要的重工业企业之一。当时的大型国企,就是一个小社会,除了生产,员工的就医、子女教育、休闲娱乐等,厂里都有相应的设施。巅峰时期,连工人带家属有上万人。

  “我们进厂的时候,贾厂长已经离休了,但经常还会给我们作报告,讲长征的故事。”61岁的陈蓉芳说。贾少山1981年1月离休,陈蓉芳是1981年2月进的厂。

  大家敬重贾厂长,除了他老红军的身份,更关键的是他的朴实沉稳、讲原则。

  “他的小儿子在我们厂里工作,但是也没有什么特殊照顾。我在厂里期间,他一直是在车间做一线电工。”陈蓉芳说。

  照顾贾少山20多年的保姆周细弟说,贾少山有3个儿子、1个女儿,退休前基本都在国企做一线工人。她看几个孩子日子过得不好,有时忍不住问贾少山,为什么不帮忙安排一下,贾少山总是摆摆手说“不安排”。

  贾少山对自己也很是严苛。周细弟说,住到医院之前,每天她和贾少山两人的伙食费,大概也就是一天一二十元,“什么菜便宜吃什么。南瓜经常吃,吃到后来我都怕了。荤菜那时候鸡爪、猪蹄便宜,就总吃。”

  偶尔子女来看他,贾少山才会让周细弟买只烤鸡或烤鸭,加个菜,再买点酒。

  离岗不离心的老同志

  “贾老原来住在半道红,房子不大,那边拆迁后搬到了哑巴弄,还是只有40多平方米。” 杭州市经委系统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倪建强说,曾经有过两次换房的机会,贾少山都拒绝了。

  “国企改制以后,杭州的一些大型国企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杭州重型机械厂存在一些发展问题。”倪建强说,对此,贾少山非常关心。每年,领导看望贾少山时,他都要提到杭州重型机械厂的发展,“厂里现在在东新路上还有一栋楼,贾老总说,要在那里搞培训,要想办法把厂子救活,他觉得他有这个责任。”

  而对于自己有什么困难,家中有什么困难,贾少山从来只字不提。


浙江老年报 常青 a0002 贾少山:
红军不怕远征难 长征精神代代传
2019-05-14 浙江老年报2019-05-1400009;浙江老年报2019-05-1400010;浙江老年报2019-05-1400011;浙江老年报2019-05-1400012 2 2019年05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