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定制 师资众筹 学员点赞
宁波镇海新三宝老年学校成全省村居老年教育示范点
课程定制 师资众筹 学员点赞
宁波镇海新三宝老年学校成全省村居老年教育示范点
日前,宁波镇海招宝山街道新三宝老年学校获评浙江省首批村居老年教育示范点。这所运营仅2年的老年大学深受辖区老人好评,目前共开设春秋两季22门课程,拥有800多位学员。学校通过众筹并整合优质师资和教育资源,探索“学乐为”模式,打造成家门口特色鲜明、很接地气的老年大学。
课程定制
非洲鼓、太极拳都能学
新三宝服务社于2017年建成并投入使用,起初仅在一楼开设长者食堂。如何丰富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贯彻“教养融合”老年服务理念?新三宝服务社负责人郑时梅发现,老年大学一座难求,无法尽数满足招宝山辖区老人的继续教育需求,所以萌生了筹办老年学校的想法。
老年学校开什么课?新三宝老年学校决定以学员“点单”学校“上菜”的形式,来设置课程。于是,非洲鼓、太极拳等运动类课程和智能手机使用等13门课程,因为在问卷调查中“点单”率较高脱颖而出。后来,又新开设葫芦丝、二胡、柔力球等8门课程。
这些量身定制的趣味课程,吸引了1100余名学员踊跃报名,年龄段从51岁到85岁不等。郑时梅说:“在读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自由选择2门不同课程,满足了老年人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需求。”
师资众筹
学员夸老师专业敬业
课程有了,老师哪里来?郑时梅想到了众筹模式。“今年我们面向社会,众筹了10余名教师分别担任太极拳班、舞蹈班、柔力球班等班级的老师,师资来源也从街道社教中心、老年大学拓展到社会组织、民间能人。”郑时梅说,人才众筹的升级不仅缓解了老年教育资源缺、优质师资少的问题,还保证了师资队伍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比如学校的太极拳教师陈亚婉,就是“众筹”来的。陈亚婉是镇海武术协会的会员,练习太极拳已有10年之久,并取得专业的太极拳教练证。2018年,受新三宝老年学校邀请,她到这里来教学。
不到半年,陈亚婉专业的教学技能和耐心严谨的教学态度获得学员们的一致认可。为不断巩固学员们的拳法技巧,陈亚婉还邀请学员加入她的日常锻炼队伍,让他们能在课后得到充足的训练。
回馈激励
营造志愿服务良好氛围
据了解,新三宝服务社有一项“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提供服务的志愿者,可在“时间银行”储存各自的志愿服务时间,并按照“1个小时兑换5个积分”的原则,将服务时间换算为相应数量的“时间券”,凭此兑换老年课程等自己所需的服务及物品。
这样的有机融合,吸引了不少社会组织和能人参与老年学校的教学工作。大家既能在志愿服务中传授知识,将毕生所学和一技之长投入为老服务中,也能在“时间银行”收获奉献的快乐,真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将教育资源对接‘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新模式,有助于养老服务志愿者的服务能够更加精细化、专业化、人性化,同时营造出‘人人投身为老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郑时梅说。
本报记者 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