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11版:沉香

母亲的歌声 节选

  母亲的歌声 节选

  母亲节快到了,我又思念起我那一生简朴、乐观的母亲。

  我母亲叫邵金莲,生前心态好、爱唱歌,尤其是爱唱抗战歌曲。她唱的《大刀进行曲》《团结就是力量》《南泥湾》等激情高昂的歌曲,我小时候不知听了多少遍。

  我最喜欢母亲教我唱的那首《救国军歌》:“枪口对外,瞄准敌人,一枪打一个,不打自己人,我们是铁的队伍,我们是铁的心,维护中华民族,永做自由人。”

  1928年农历正月十一,母亲出生在武义下邵村的一户贫民家中,系长女。我外公家条件差,全家六七口人的睡觉、锅灶、吃喝拉撒全挤在两间平屋内解决。

  母亲8岁时给县城小姨家当养女,就读于熟溪小学。母亲很大方,小姨夫给她的零花钱,她常买来油条分给同学们吃。学校里组织学生开展为抗日买飞机捐款活动时,她总是带头捐。

  1962年,我母亲、姐、妹三人被精简下放,但无法落实到农村而成了“黑户口”,即被停发了粮票、布票,家里生活陷入困境。母亲从不乱花一分钱,甚至连烧焦的锅巴也舍不得丢掉。父亲微薄的工资难以维持全家生活,母亲就跟着农民学编织岩草绳,每天起早摸黑,双手磨出血泡,挣钱贴补家用。1972年,我母亲恢复居民户口之后,被招入柳城五金综合厂做工,一干就是10多年。

  2001年1月,我父亲不幸病故。母亲坚持独自生活。我曾劝她与儿女们住一起方便照顾,但她总是回绝。其实,她是考虑自己抽烟,怕影响我们的健康。

  2007年正月十一,是我母亲80岁(虚岁)生日,她很高兴,要我吹笛子,然后她唱起了平时最爱唱的《南泥湾》。我用录音机录下了这段母子伴唱的歌曲《南泥湾》。

  2009年正月初十晚,我和妻子像往常一样去母亲的住所探望。晚上9时,我们准备离开时,母亲还拿着手电筒,在二楼房门口照亮着我们下楼。她说:“明天是我的生日,你们早上过来吃鸡蛋面。” 我说:“早上就不过来了,晚上大家一起吃晚饭。”岂料,这分别时的对话竟成了母子诀别。

  母亲一生关爱子女、心地善良、乐观朴素。她的出生与死亡同为农历正月十一,人生也属圆满。

  虽然母亲离开我10年了,但她却以另外一种方式存在,她的歌声永远回荡在我心中。

  仰忠(武义读者)


浙江老年报 沉香 a0011 母亲的歌声 节选 2019-05-07 浙江老年报2019-05-0700005;浙江老年报2019-05-0700007 2 2019年05月0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