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省未发生重污染天气
这个《预案》告诉你 遇到污染天气可以这样做
本报讯(记者 曹漫)近日,省政府办公厅根据生态环境部要求,结合我省实际,修订出台《浙江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重污染天气,是指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大于200,即环境空气质量达到5级(重度污染)及以上程度的大气污染。
《预案》修订主要有3个方面。首先是预警分级由4个调整为3个,取消蓝色预警。以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为指标,按连续24小时均值计算,将重污染天气预警分为3个级别,由轻到重依次为黄色预警、橙色预警、红色预警。
黄色预警是指预测环境空气质量指数日均值>200将持续2天(48小时)以上,且未达到高级别预警条件。橙色预警是指预测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均值>200将持续3天(72小时)以上,且未达到高级别预警条件。红色预警是指预测环境空气质量指数日均值>200将持续4天(96小时)以上,且预测环境空气质量指数日均值>300将持续2天(48小时)以上;或预测环境空气质量指数日均值达到500。
当预测环境空气质量指数日均值>200持续1天(24小时)时,随空气质量预报信息发布健康防护提示性信息。
第二方面的修订是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体系,细化量化应急减排措施。第三方面是强化区域应急联动。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大气处表示,重污染天气应对流程主要包含:监测与预报;预警会商、预警启动;发布和应急响应;预警变更;预警解除和响应终止,总结评估。
2013年以来,浙江省全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和打赢蓝天保卫战,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取得积极成效,全省重污染天气呈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11个设区城市重污染天气由2013年的174天次下降到2018年的15天次。特别是2018-2019年秋冬季期间(2018年10月-2019年3月),11个设区城市重污染天气为0天次,同比减少15天次。今年以来,我省未发生重污染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