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饮水”记忆
孙文罡
最近有媒体报道,“杭州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 已接近尾声,杭州主城区供水工程九溪线已具备通水条件,城北线正在加快推进,有望年内让当地市民喝上千岛湖水。千岛湖配水工程,通过一条长113公里的人工“地下暗河”,引洁净安全的千岛湖水一路东进,途经建德、桐庐、富阳等地,到达余杭闲林水库,最终进入杭州千家万户。
杭州城里人喝上千岛湖水的日子已指日可待。这个在早年“脑洞大开”的梦想,如今成了现实。这是党和政府送给杭州老百姓又一个大红包。
能喝上清澈、甘甜的千岛湖水,这真是三生有幸。我喝过白开水、纯净水、矿泉水……,早年还喝过两种特殊的水——天落水、扁担水,对水有一种难忘的记忆。
我出生在绍兴一个贫寒之家,按理说喝着“水乡泽国”绍兴的水长大,是一种福分。但我家深居一条小弄堂里,离河道较远,那时还没有自来水,平时吃的用的水是天落水。所谓“天落水”,就是在下雨天,将屋顶瓦片上流下来的沿头水,用毛竹管接入水缸,几场雨下来,缸水也满了,用明矾一打,就成了日常的生活用水,不少家庭就靠天落水过日子。记得有一年,因遭台风袭击,我家屋顶瓦片被掀得七零八落,台风一过,家里请了几个友人,上屋顶翻盖瓦片,不想从瓦片缝隙中扫下来几只麻雀尸骸,还有一大堆杂草垃圾……这样的天落水,我竟吃了十六年。1954年,我有幸考入杭城求学,在学校里第一次用上了自来水,看到铁管子里流出白花花的水,我惊奇了好一阵子。
当时杭州也不是家家户户都能用上自来水。1967年,我入住仙林桥直街一个大宅院内,这里是自来水管道的盲区,里面散住着二三十户家庭,深受生活用水之苦。好在离家百米远的巷口,有一处自来水给水站,能解燃眉之急。左邻右舍一年四季靠着一条扁担挑水度日,院子里的人把这种水叫“扁担水”。当时一分钱买一担水,一担约百来斤重,我这个“白面书生”也不得不加入挑水行列,隔三差五将水挑回家,这一挑又挑了十六年。喝了十六年的天落水,挑了十六年的扁担水,这就是我一生中对水的追忆。
1983年,我家搬入朝晖二区单位自建新房,我才第一次在自己家接触到水龙头,用上自来水。每当我看到水龙头里出来的水柱,莲蓬头里出来的水帘和抽水马桶里翻滚的水花,内心总有一种暖烘烘、甜蜜蜜的感觉。我想这种感觉对那种没有喝过天落水、没有挑过扁担水的人来说,是无法体会到的。
如今,喝天落水的时代已成历史,挑扁担水的岁月也成过去。我现在随时可以喝上几杯自来水烧成的白开水,如果要调个口味,还能喝上娃哈哈桶装的纯净水、农夫山泉的矿泉水,用不了多久,我就能喝上来自百里之外的千岛湖水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