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女性长时间上班更易抑郁
心情不佳时干脆去换个发型
本报记者 徐小翔
近期的《英国医学期刊》子刊《流行病学与社区卫生》(BMJ’s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 Community Health)上的一项研究显示:一周工作时间超过55小时的女性,抑郁症状比工作同样时间的男性明显,也比一周工作35至40小时的女性显著。
也就是说,加班多可能会导致抑郁,女性尤为严重。
二胎母亲
被双重压力“催”抑郁
今年34岁的蔡女士和丈夫两人长期从事劳动密集型的代加工工作,积累的客户多了,随之而来的是工作量的成倍增加。为此,夫妻二人还请了两个工人帮忙。
前几年,二孩政策放开,蔡女士又添了二宝,但自此开始,她的生活也“炸开了锅”。每天早上6点起床,她要准备好一家人和两个工人的饭菜,然后送完孩子上学,开工上班,一刻不停歇。晚上总要到12点以后,才能上床休息。
起初,蔡女士忙并快乐着,但半年以后,她开始吃不消了,经常在内心暗自挣扎“不要再接活了……”。她逐渐打不起精神来,觉得看不到希望,总想依赖丈夫,认为自己什么也做不了了,甚至连饭菜都不想烧了。“做我们这行的,每天都处于忙碌状态,固定的休息日都没有。”让家人感到恐慌的是,蔡女士的状态越来越差,经常以泪洗面,甚至一度有过自杀念头。蔡女士丈夫不得不陪着她去医院寻求帮助。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情感障碍科副主任医师朱春燕综合分析后,确诊蔡女士为中度抑郁症。
男性也未能幸免
“蔡女士的情况,事实上和这项研究不谋而合。”朱春燕说,里面提到的低收入、低技术含量工种的女性工作者,回到家里可能还要面临更加繁重的“第二份工作”,并且循环往复。从事低收入的服务行业工作,通过延长工作时间获取更多的薪酬,在这种行业中,本身也会较其他行业更容易出现抑郁情绪。
这些在数据上也是有一定支撑的。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伦敦大学学院流行病学与健康中心的吉尔·韦斯顿博士表示,“5+2”或者周末至少有一天加班的女性,比只有工作日工作的女性,抑郁症状的比例要高出4.6%。对于男人来说,情况也一样,加班的男士比不加班的要容易抑郁,但是这个指数略低一些,是3.4%。
意大利精神病研究小组提出一种新奇的情绪调节方法——理发。“假如你心境不佳,那就去理一次发。”做一个头发护理,或者干脆换个发型,全新的面貌可能会带给你一个阳光灿烂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