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系”旅游兴起
为你静静“充电”
本报记者 苗露
“治愈系”旅游兴起
为你静静“充电”
本报记者 苗露
最近,在杭州工作的90后姑娘“小歪”又在旅游网站上翻阅起了主题游的版块,她说这次她想找一个瑜伽主题的团。
“我去年差不多也是这个时间参加过一个私家团,专门是看花的,一共去7天,回来之后觉得浑身舒畅。”“小歪”说,她所在的赏花团成员职业各不相同,有的是摄影师、有的是花店老板、有的是设计师……但无一例外,大家都非常爱看花。花游学、修禅意、玩瑜伽等主题旅游团也越来越多了。
不赶名胜地 旅游更“治愈”
用“小歪”的话说,大家看中这趟旅行的原因,就在于它行程安排得“散”,给人足够的放松空间。
“小歪”给记者发来一个自己看中的瑜伽团链接,这是一个雪山静修的行程,主要目的地在云南,4天的旅费为1560元/人。
记者发现,这个云南雪山静修之旅的内容包括每日进行瑜伽体式练习,音乐、民谣分享,还有篝火唱诵与徒步活动。行程中特别加入了云南有名的泸沽湖环湖修习环节,让参加的人能在风景秀丽的湖边冥想静坐。
虽说目的地是云南,风景名胜区数不胜数,但这次的瑜伽之旅却完全没有安排参观景点,重点都放在瑜伽修习和让参加者“放空”自我上。
“就单纯觉得这样的旅行很放松,没有人会一直催着你,你也不需要烦恼什么时候交报表之类的,完全融入了大自然。”“小歪”说,自己平时就喜欢亲近大自然,早些年总是喜欢往植物园跑,直到她发现可以参加这类短期的“治愈系”旅游团,她感觉自己发现了好多同好,哪怕旅行结束了,大家还保持着联系。
“治愈经济”源于“孤独”
其实,“治愈系”旅游的兴起,起源于“孤独经济”。
职业数据白皮书《孤独经济》公布数据显示,当代都市职场人中有61.47%的人,平时会感觉孤独;不会感觉孤独的占比为38.53%。其中,孤独的来源是多元的,治愈经济中的美食产品、宠物产品、旅行产品也有对应方向。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状态和激烈的竞争,让不少人都疲于奔命,放下手中的工作后,总是想要寻求一些“治愈”,因此美食、美景还有可爱的宠物便成了许多人的最爱。
比如前两年,“海底捞”推出的玩偶熊陪吃饭,单人格子间就餐,点一杯会回答问题的奶茶、一人食包装、单人KTV、萌宠博主走红……这些现象的背后,都体现出“孤独经济”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