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2版:聚焦

“家门口”医院怎么办
浙江经验全国推广

  本报记者 徐小翔

  通讯员 陈娜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在我省长兴县召开主题为“全面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 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司长梁万年说:“县域和基层始终是深化医改工作的重点,处于基础性、先导性的地位。”

  为什么要推广浙江的经验?梁万年总结了4大亮点。

  基层也能吸引到高层次人才

  在湖州长兴,浙大二院从2013年就开始通过省级医院的资源下沉,做强了县医院。

  目前,浙大二院已经形成“10+1”双下沉服务体系,医院调动省级医院资金和资源,选派高年资专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年累计下沉常驻专家250余人,周末专家600余人次,参与手术近2000台次,教学查房400余次;因地制宜建立建德心脏中心、龙泉肿瘤治疗中心,以专科、专病建设带动全面发展;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50余项,三四类手术量增加约60%,病人外转率下降50%以上。

  通过“广济健康云”实现实时、全信息、标准化、全方位信息共享;首创eICU托管的异地医疗新模式,实现重症患者远程实时监管;探索病理科联体,实现临床病理同质化诊疗。远程医疗方面,依托医院国际远程服务平台,一手牵世界知名医疗机构,一手牵基层医院并辐射到基层卫生服务中心,会诊、查房、手术多位一体,在3万余人次的疑难病例会诊中,将96.4%的患者留在了当地;双向转诊方面,建设分级诊疗中心,畅通转诊通道,规范流程,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实现一键完成。

  “不太多见的是,目前,长兴县人民医院还吸引、调入了外地大学正值盛年的教授、研究生导师。”浙大二院王建安院长说,如果没有医院整体氛围的改变、实力的提升,是不可能吸引到这样优秀的高层次人才的。

  老百姓愿意在家门口看病

  长兴县卫健局局长金宁介绍,2018年长兴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基层就诊比例提升到67%,第三方测评群众满意度达到92%。

  围绕“服务共同体”,制定全县分级诊疗疾病目录(基层医院首诊50种、县级医院下转20种、不轻易外转200种),建立医共体远程诊疗、双向转诊、资源共享、人员互动等机制,近5年基层门急诊人次增长了近100万人次、出院人次增长了4.2倍,基层增幅连续3年超过县级,2018年基层手术量同比提升57.12%。

  在改善医疗卫生服务行动中,把“智慧医疗”贯穿于院前、院中、院后服务全流程,累计投入8900余万元建成区域信息化平台,群众就医体验和感受明显改善,30分钟以内可以分时段精准预约就医,自助挂号、诊间结算占比超过了50%,每天近千人享受“诊间可结算、离院再支付”的新体验;“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检验检查模式和区域影像云项目已覆盖全县,两项措施惠及60余万人次,年均节省就医费用超过3500万元。

  长兴县的医改中,药、价、保等联动改革,不仅推进药品耗材联合采购和规范使用,使药品采购平均单价下降11.89%,每年减少支出4500余万元;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对门急诊诊查、住院诊查、等级护理3项收费进行上调,同步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实行医共体医保资金总额预算,对133个病种推行临床路径规范管理和按病种支付改革。改革以来,医疗服务收入占比从23%提升到29%以上,门诊和住院均次费用增幅控制在3%左右。

  “看病挣钱”转向“防病省钱”

  第三个亮点是浙江各级党委政府对改革的重视,强有力地推进改革。

  温州瑞安市市长麻胜聪说,瑞安不仅建立党政领导负责的医共体管理委员会,实行医疗、医保归口一个市领导分管,早在机构改革前一年就设立实体化运行的医保办,整合全市政府办医疗机构,构建以瑞安人民医院和瑞安中医院为总院的“2+27”医共体架构,投入8.56亿元,启动基层医疗机构业务用房改造提升三年计划。

  在瑞安市的改革中,推动医共体从“看病挣钱”为中心转向“防病省钱”为中心。以支付方式改革为杠杆,扭转医共体经济运行模式,让医院主动引导就医秩序、控制医保总额、提升医保资金绩效。2018年7月至2019年2月,转外就医同比降12.1%,预计年度医保节支1.4亿元,其中城镇职工医保支出增长率同比降低5.8个百分点,住院均次费用增长率同比降低4.8个百分点;城乡医保支出增长率同比降低11.8个百分点,住院均次费用增长率同比降5个百分点。

  医务人员从“要我做”到“我要做”

  第四点,各项医改的措施在县域内实现有效的协同。

  嘉兴海盐县卫健局局长朱琛瑶介绍,海盐县财政设立500万元改革风险金,积极缓冲改革风险,县财政对基层机构的资金总投入逐年增长,从2016年的1.16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93亿元,增幅达66.37%。

  而在海盐县的改革中,强调了补偿机制的改革,动力来自放活绩效工资政策,落实“两个允许”,提高医务人员待遇,实现从“要我做”转为“我要做”。打破绩效工资比例,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基础性绩效工资与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达到4:6,甚至更大,加强了绩效考核指挥棒的作用;设立医疗卫生服务效益考核奖,明确基层机构在年度工作和项目绩效考核中得分在950分以上的,可在本年度收支结余的50%内计提效益考核奖进行内部分配;明确医疗卫生服务效益考核奖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经费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额。在海盐,9家基层机构医务人员年均薪酬逐年增加,比改革前增长25%。


浙江老年报 聚焦 a0002 “家门口”医院怎么办
浙江经验全国推广
2019-04-16 浙江老年报2019-04-1600009;浙江老年报2019-04-1600010;浙江老年报2019-04-1600008;浙江老年报2019-04-1600006;9896541;浙江老年报2019-04-1600011;浙江老年报2019-04-1600012;浙江老年报2019-04-1600013;浙江老年报2019-04-1600014 2 2019年04月1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