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11版:民生

文章导航

长期护理起步早20年

德国真的比我们超前很多吗

  长期护理起步早20年

  德国真的比我们超前很多吗

  本报记者 曹漫

  作为世界上首个将长期护理保险设为独立险种的德国,有着怎样的护理质量标准?中国和德国在护理保险方面有什么不同?

  日前,浙江省社会组织总会社会服务机构委员会和省海创科技交流研究院举行的“德国医养事业的现状与中德合作前景展望”海创学习沙龙上,德国养老行业资深专家马丁·凯撒(Martin Kaiser),跟大家分享了德国的做法和经验。

  可从子女账户强制扣费

  1995年,德国就建立了与医疗保险系统平行的护理保险体系,以保障护理老年人和因意外事故、因病伤残导致不能自理的人群。

  “德国护理保险有三大要素,保证养老行业规范与质量标准统一的法律法规;承载护理职能的各类机构;被护理人的家属参与。”马丁·凯撒说,德国有类似行业白皮书的社会护理标准手册,包含养老机构的建筑规范、内部设施的标准与企业经营管理规定、人力资源配置这3方面。

  “德国法律规定,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如果是拖欠费用,在确认子女有支付能力的前提下,相关政府部门可从其工资账户中强制性扣除相应费用。”马丁·凯撒表示,如果没有子女或是失独,则在老年人意识清醒时,指定一个监护人。

  而在我国,2016年6月,人社部印发《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长护险制度化建设征程提速。目前,长护险制度已在全国15个试点城市和北京、河北等多个省市的非试点地区展开,覆盖人口超过4800万。

  德国护工非全职占多数

  德国的养老护理类型有4大类:24小时养老机构,分公立和私立;居家护理,护理人员上门服务,按分钟收费;共同居住护理,即若干名被护理人居住在同一建筑或地址,集中护理;居家养老,即被护理人居家或租住在由房东提供的符合养老建筑规范的房子里。

  “在德国的养老机构,大约平均是1名护工照护3名老人。”马丁·凯撒说,几年前,德国出台了一项新的雇佣规定,欧盟国家之外的护工也可以到德国工作。数据显示,目前德国1.1万多家养老机构的62万从业人员中,超过60%都是非全职的;在1.2万居家护理企业的27万从业人员中,非全职的比例甚至超过了70%。这其中绝大部分都曾是全职妈妈,他们在获得护理从业资格后,到相关机构兼职工作。

  在我国,目前,绝大部分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都是专职人员,年龄集中在40岁至60岁之间,女性居多。

  机器难以完全取代人

  被问到未来机器是否可以取代人的照料?马丁·凯撒回答得很干脆,使用机器人后能节省时间,可以应用,但有些服务必须要求是人和人之间,“没有一个会笑的机器人可以取代人,即便是一个失智患者,他也能够发现。”

  这一点,在中国同样如此,绝大部分养老机构的照料和护理,都需要通过人来实现。即便是使用高大上的助浴机器等设备,也是基于人性化的考虑,离不开护理人员的操作。

  “没有完整的保险护理系统,老龄人口数量和占比越来越高,国民经济的主干力量会被牵涉,从而影响经济发展。”马丁·凯撒说,发展护理专业和职业很重要,生命是一个全周期,不该只关生命前期的成长发展,关心生命后半程和制定法律法规也很重要。


浙江老年报 民生 a0011 德国真的比我们超前很多吗 2019-04-12 浙江老年报2019-04-1200005;浙江老年报2019-04-1200007;浙江老年报2019-04-1200008;浙江老年报2019-04-1200006 2 2019年04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