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服饰丝织大展 中韩合作修复明墓文物
这个春天 中国丝绸博物馆好戏连台
韩国服饰丝织大展 中韩合作修复明墓文物
这个春天 中国丝绸博物馆好戏连台
日前,杭州玉皇山脚下的中国丝绸博物馆(下文简称“中丝博”)迎来了猪年的首场大秀——“一衣带水: 韩国传统服饰与织物展”,本次展览共展出14世纪到20世纪的韩国服饰115件(组),都是由韩国传统文化大学纤维专业师生们通过考证复制的。
在这个充满文艺气息的春日里,不妨前去看看。
本报记者 汤婕
通讯员 陈露雯
韩服和中国汉服“像而有别”
中丝博宣教员楼航燕透露,韩国传统服饰及纺织品,如此集中地在中国博物馆内展出,还属首次。走进展厅,最吸引记者眼球的当数“传统服饰”区域,分王室服饰、礼服、男装、女装、童服、巾帽、鞋靴共7个系列。配色明亮,纯手工制作,细节也很考究。
其中,最“吸睛”的当数王室服饰。九章冕服和九等翟衣是在20世纪初,朝鲜王和王妃的礼服,“九”代表王国内的最高等级,多在隆重的场合穿着,因此一年到头穿用的次数并不多。红圆衫的肩部和袖口处都有印金的纹样,十分雍容华贵,最初一般是王室贵胄在穿,后来慢慢普及为平民结婚时也可以穿。
不少细心的人会发现,韩服和我国古代的汉服有相似之处。这类短上衣、高腰线的襦裙,不少古装韩剧里都能看到,那它们是如何发展而来呢?其实,韩国历史上的服饰,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较深。在唐代时,新罗与唐朝来往密切,服饰特点几乎与唐朝无异。韩服真正的个性发展始于李氏朝鲜中期,对应中国的明代。从那以后,尤其是女性的韩服,逐渐向高腰、襦裙发展,同中国服饰的差异逐渐拉大。但在官服、朝服等重要礼服上,仍保留着较多的中国元素。
韩服是“遮肉显高”的佳品
记者仔细观察了现场,本次展出以男性服装居多,有朝鲜晚期官员在祭祀时特制的祭服,有象征文化人身份的白色深衣等。总结来说,男装的样式比女装更多样化。从14世纪到近代,朝鲜男装服饰的比例,从早期的上长下短变为了上短下长。
“男装和女装在韩国传统服饰中分类很细。”楼航燕说,像男装有中致莫、贴里、方领衣等;女服分为圆衫、赤古里等;童装则有周衣、四揆衫等。
中致莫,这个另类的名字让人很难脑补出它的模样。事实上,不只是王室贵族,普通的成年男子也会穿上这样的便服,两侧开衩,有摆,且摆在外部,宽松宛如道袍。另一个比较吸引人的服饰类型为“赤古里”,作为上衣可以男女通用。
若要论版型和裁剪,韩服绝对是“矮肥圆”的福音。因为短上衣和长裙,加上高腰拉长了视觉线条,小个子也能瞬间拥有“大长腿”。腰腹部的赘肉也完全被“收”起来,丝毫不会暴露缺点,相反“头轻脚重”的即视感添了几分端庄。
传统织物知多少
除了“传统服饰”区域外,展览还有另一个部分——“传统织物”,专门展示应用韩国国家级纺织非物质文化技艺制作的“春布”、展现近期研究复原的已失传的织金、罗、纹缎、纹绫等复原织物及介绍现代机器织造生产的各类韩国服装面料。
记者翻阅该展的相关图册,里面记录了不少与纺织相关的内容。我们耳熟能详的“绫罗绸缎”一词其实代表了丝织物中4种不同面料。绫以斜纹组织为基本特征,又分素绫和纹绫,兴盛于古代唐宋时期。罗是一种较为轻薄透孔的丝织物,外表特点是稀疏、有空隙,并有皱感,多作为韩服春秋衣料。在唐代时,浙江的越罗和四川的单丝罗也十分著名。绸是丝织品中最重要的一类,质地紧密,清代的绸有江绸、宁绸、春绸等。最后说缎,这类织物是丝绸产品中技术最为复杂的一个,织物外观也最绚丽多彩,是工艺水平最高的大类品种。
中韩牵手合作修复明代服饰
事实上,和本次展览同时举行的还有“梅里云裳:中韩合作嘉兴王店出土明代服饰修复与复原展”。在中丝博馆长赵丰眼中,这两场展其实不分你我、相辅相成。
王店,古称梅里,为明代兴起的丝绸业专业市镇。2006年11月,浙江省嘉兴市王店镇发现了一处古墓,经发掘清理,确认墓主人为明代中后期文林郎李湘及妻妾四人的合葬墓,墓中出土了大量包括丝绸服饰在内的纺织品文物。其中,李湘之妾徐氏墓出土的服饰,就是由中丝博与韩国传统文化大学共同合作修复的。
当时墓葬为四室合葬,从南至北依次编号为M1至M4。这次展览展出的是徐氏墓(M4)所出土的服饰为主的明代女式服饰,同时展出多件服装的复原件及制作工艺。“M4出土的服饰残缺严重,所幸残片的牢度较好,我们这次采用了针线缝合的物理方法进行修复。”策展人王淑娟介绍,不少出土的丝绸由于年代久远,已经失去了原有的色彩。为此,本次中韩复原团队特意重现了这些物品当年亮丽的样子,并且运用模特展示的方式,让观众能够大饱眼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