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4版:艺文·焦点

生命之思与医学之悟

《最好的告别》:优雅地和世界挥手再见

  曾有读者来信,希望本报推荐一些好书。书海浩瀚,珍宝无数,这里推荐一本关于生命、医学的书——《最好的告别》,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疾病的处理和老年的安顿是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基本问题和文化最重要的表征。我们正在步入老年社会,在人生最后的阶段,如何拥有更好的生活?

  《最好的告别》这本书,作者是哈佛公共健康学院教授,哈佛医学院教授,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病患安全挑战项目负责人,医学专栏作家阿图·葛文德。

  通过本书,葛文德展示了其作为外科医生的严谨与人道主义者的情怀,语言如小说般优美又充满力量。

  三种医患关系

  这本书中既有一个个真切的个人故事,也展示了大量心理学、社会学的实证研究成果,信息量非常大。

  作者讲他妻子姥姥高龄独居的故事;讲一对医学专家夫妇一步一步迈入衰老栈道,亲历失能、失明、失智,生活品质逐渐下滑;讲一个有创意的社区医生突发奇想,改造传统养老机构的故事,等等。

  作者阿图·葛文德是一位优秀的医生,也是一位深具慈悲心和人文情怀的作家。他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案例,从他作为医生、朋友、亲人、儿子的不同角度,思考医学、疾病与老年。他的观察和思考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思考这些切身的问题,帮助读者做好应对的准备。对在医疗、养老领域工作的读者来说,作者的观察和思考也富有借鉴意义。

  书中,作者介绍了三种医患关系:传统的“家长型”模式——医生拥有全部的权威,做治疗决定,患者是医生决定的被动接受者;“资讯型”模式——这是一种零售式的关系,医生负责提供信息,患者负责决定,但患者常常很茫然,很难作出正确的决定;“解释型”医患关系——医生和患者共同做治疗决定,为此医生要充分了解患者的治疗目标、生命愿望,然后努力帮助患者实现。

  作者推崇的是“解释型”医患关系,这种模式以患者为中心。作者通过包括他父亲在内的几个具体案例,对“艰难的谈话”的意义以及具体操作,给予了详细的介绍。

  实用的路线图

  这本书对21世纪变老意味着什么进行了清醒、深入的探索,揭示了如何自主、快乐、拥有尊严地活到生命的终点。书中为我们提供了一张实用的路线图,告诉我们为了使生命最后的岁月有意义,我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

  国内知名医学人文学者,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教授,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中心研究员王一方为《最好的告别》作序,标题为《了不起的葛文德》。很多国内外媒体和知名人士作了推荐。

  《自然》:难得读到这样一本发人深省的书。

  李开复(创新工场CEO):作为一名医生,阿图·葛文德关注的是医疗的局限以及人的尊严。他从医者的角度思考,对患者及其陪伴者来说,人生最后阶段真正重要和有意义的事情是什么。作为凡人,我们都将面对人生的终点,《最好的告别》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

  苗炜(《新知》杂志主编):我们进入了一个“未富先老”的社会,会骤然面对许多生死攸关的问题,构成最为冲突的人生故事。希望大家有机会能看看这本书,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医学,知道医学的局限和可能。也许未来,我们的平均寿命能上升到100岁,但终究是有限的。

  学会告别

  一个在线阅读平台显示:正有7.4万人在同时阅读《最好的告别》。对于这个沉重的话题,网友有话说。

  @彼岸:到底什么是关乎一个人幸福与希望的理由,这些问题不该在生命的尽头才变得重要,而是在人的整个生命过程都需要反复思考。

  @只争朝夕:虽然我才25岁,但是我想到了以后,如果我老了,怎么过?为了让自己老得有尊严,那就要有好的生活习惯,克制自己,独立起来。

  @一心喜乐:总体来说,这本书不是鸡汤,是客观专业地讨论现状,这是吸引我的原因。

  @文竹:强烈建议陌生的你去细细品味。

  @北极星:我们要遵从生命的自然规律,在经历疾病、衰老的过程中从容面对。


浙江老年报 艺文·焦点 a0004 《最好的告别》:优雅地和世界挥手再见 2019-04-02 浙江老年报2019-04-0200010;浙江老年报2019-04-0200008;9802177;浙江老年报2019-04-0200012;浙江老年报2019-04-0200013;浙江老年报2019-04-0200011 2 2019年04月0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