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6版:学雷锋

“2018年全国最美志愿者”胡卫明

“凡人善举”30年如一日

  “学习雷锋,好榜样……”听着雷锋的故事,哼着雷锋的歌,胡卫明从孩童走向成人,雷锋精神也成了他的人生指南。

  今年56岁的胡卫明,是台州市仙居县官路镇萍溪村农民,也是萍溪村志愿者服务队队长。

  1989年,胡卫明开始服务村民。30年来,在他的带领下,越来越多志愿者加入队伍,他带领服务队累计为乡村群众提供服务1.6万小时。

  “很多人问我打算做到什么时候,我说做好事是一辈子的事情。”胡卫明说,做好事,根本停不下来。

  老年人的“贴心人”

  胡卫明的热心,村里人都知道。

  1989年,仙居县首个村级老年协会在萍溪村成立,张罗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修路。当时,还是一名木匠的胡卫明主动加入修路队伍,做起义务小工,和工人们一起扛水泥、抬砂石。

  那以后,他做的好事越来越多了。

  萍溪村是仙居县最大的村庄,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700多名老人留守家中。看着他们无人照顾,胡卫明开始主动帮助老人。“很多老人腿脚不便,家里的卫生打扫起来很困难。”胡卫明说,于是,他就定时上门帮助老人洗衣服、打扫卫生。

  为了方便老人们能随时找到他,胡卫明还特意制作了联系卡,上面写着他的手机号码。“我跟老人们说,随时都可以打我电话,我保证随叫随到。”胡卫明说,起初,老人们还不相信,试过几次后老人们都很信任他,只要有困难第一时间就找他。

  有些老人记性不好,经常把联系卡弄丢。胡卫明索性就不再印制卡片,直接在老人家中的墙壁上写下自己的手机号码。“我拿了木炭,在老人家中写下电话号码,这样就再也不怕弄丢卡片了。”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胡卫明的身影。在萍溪村老人眼中,胡卫明比亲儿子还要亲。

  志愿者从1人到70人

  胡卫明一开始做好事,并没有被认可。不少人说他是为了出风头,胡卫明听了也不恼,默默地坚持。

  日久见人心,胡卫明真心服务大家,得到了肯定。找他帮忙的人越来越多,他才开始意识到一个人的力量太单薄。

  1993年9月,胡卫明自筹资金成立了“青年服务队”,1996年10月更名为“萍溪村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他的感召下,志愿者服务队员由最初的6人发展到现在的70人,免费为村民提供维权、科技、医疗等8大类、30多个项目的志愿服务。

  “首先人品要好,必须是诚心诚意地助人,不求回报。”胡卫明说,这是他对志愿者的要求,只有符合条件的人才能加入。

  除了常规服务,每年重阳节,志愿者们都会想各种办法给老人过节。

  去年重阳节前夕,有位老人提议办一场美食节,让他们吃一吃平时吃不到的美食。于是,胡卫明带领志愿者队伍举办了一场热闹的美食节,志愿者们化身“厨师”。“很多我们当地特色小吃,都是我们志愿者一起制作的,当天周边好多村的老人也来了,大家都吃得很开心。”

  现在,无论是全村的村务大事,还是老百姓的家长里短,哪里都有服务队的身影。小到婆媳关系、赡养老人等家庭纠纷,大到劝导拆除违章建筑、土地流转等问题,服务队出马都能及时化解。

  服务扩展到整个县

  随着胡卫明的口碑越做越好,仙居县里不少地方也开始效仿萍溪村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胡卫明转而走出萍溪村,将服务扩展到整个县里。

  这几年,每到重阳节和春节期间,胡卫明总是很忙碌,他会奔走在县里各大敬老院、孤寡老人家中。“我跟很多敬老院保持联系,只要有需求,我都会上门去服务。”胡卫明说,他还跟县里很多村要了孤寡老人的名单,过年过节前去慰问,送上礼品。

  胡卫明年轻时是木匠,收入不错。但这么多年,他却没什么积蓄。“我个人经济能力有限,但我愿意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老人敬孝心。”胡卫明说,每年重阳节,他会给村里30名高龄老人以及12户困难老人每人包200元的红包。20多年前,他把家里半年的积蓄拿出来做了29个敬老爱老宣传栏。

  “一开始,我的妻子不理解我,辛苦赚来的钱不能给孩子买礼物,全部捐出去了。”胡卫明说,为此他们还会争吵,但渐渐地,妻子被打动了,也成为服务队的一员。

  如今,胡卫明的女儿和儿媳也成了服务队里的骨干。更令他欣慰的是,村里风气越来越好,年轻人们都主动想加入队伍。

  “志愿者越来越多,我们的服务就能扩展到更多地方,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敬老爱老,为老人做一点实事。”胡卫明说,如果可以,他想走出仙居,服务更多老人。


浙江老年报 学雷锋 a0006 “凡人善举”30年如一日 2019-03-05 浙江老年报2019-03-0500009;浙江老年报2019-03-0500011;浙江老年报2019-03-0500012;浙江老年报2019-03-0500014;浙江老年报2019-03-0500015;浙江老年报2019-03-0500007 2 2019年03月0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