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髭老翁跨界太极玩得溜
八字秘诀塑健康想要活到100岁
本报记者 苗露
风清云朗的日子,在杭州市下城区的西湖文化广场风情夜桥旁,总能看见一位留着花白胡须的“奇人”。这位老者头顶一只装满水的酒罐,气定神闲地打着太极拳……一招一式动作缓慢而稳健,颇有几分从武侠小说中走出来的,仙风道骨的宗师派头。他,今年75岁,名叫陈寿云。
“今年开始我从锻炼转为养生,我的目标是三位数!”陈老乐呵呵地笑着,伸出三根手指,道出这个冲击百岁的新年“目标”。
习武之人,有个趁手的兵器自然是不在话下。刀剑棍棒、钩叉剑戟大家见过不少,可拿酒罐子做道具的,怕是很少能看到了。陈寿云的酒罐道具并不是专门打造的,而是家里装白酒的,如果装满水,罐子大概有一公斤重。
不过,陈寿云也不是一开始就跟顶酒罐太极结缘的。“打了快十年了,顶罐子是前年才开始的,主要就是想玩点不一样的花样。”陈寿云打的太极拳是杨氏八十五式,在他常锻炼的这块区域,不少人都会打。起初的时候,他也跟大家一起打太极,但时间久了,玩心未泯的他便开始琢磨想弄点新花样,于是就想出了顶酒罐的点子。将装满水的酒罐放在脑袋上,调整呼吸,随着音乐的响起,陈寿云轻车熟路地摆出了动作。这套拳他是再熟悉不过,下盘稳健得很,一套打下来,酒罐纹丝不动,连水滴都没有晃出来,着实让人惊叹。
顶着酒罐打太极自然是很抓人眼球,有时候打了一圈下来,周边已经围起了一圈观众,还有不少人会给他鼓掌叫好。“其实打的时候根本意识不到,因为只有注意力非常集中,你才能让罐保持平衡,这需要用感觉和意念来控制。”每当别人投来惊讶的眼神,陈寿云就越发练得起劲了。
失败是成功之母。在最初练习的时候,失误是经常有的,他分析主要原因是身体重心没控制好,或是酒罐放的位置有点偏……不过,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绝大多数时候,他都能四平八稳地打完一套拳。除了太极拳外,劈叉也是陈寿云的一绝,横竖都行,速度很快。不管是横的一字马,还是竖着的,他都很擅长,几乎抬腿就能给你表演一下。平时打拳的空闲时间,他就会找僻静的地方拉腿劈叉,动作干练轻巧,让不少来锻炼的人惊叹不已。
时间久了,找他拜师学艺的也不少。凭着顶罐太极和劈叉这两项绝活,陈寿云收了十多位徒弟,甚至还有从上海、安徽专程来的。“你看这个,我的学生,学得比我好多了。”陈寿云掏出手机,给记者放了一段视频。一位蓝衣男子娴熟地劈着叉,没有一丝犹疑。陈寿云说这位徒弟68岁,姓吴,早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让记者没想到的是,陈寿云的体魄并不如想得那样康健。
20岁时的肠梗阻、7年前的左腿静脉曲张……老爷子身上“病根子”不少,还有20多个手术刀疤,给身体造成了不小的负担。他说,自己想活到100岁,实现这个目标难度有点高,所以得处处留心注意。
19年前,陈寿云从杭州玻璃厂织布车间退休。本就闲不住的他便跑去保俶山跟一位姓金的师傅学拉筋压腿,现在劈叉的功力就是那个时候塑造起来的。之后,他又迷上了太极拳,师从拳师秦晓丽。只要是天气不下雨,他就没有间断过锻炼,身子骨也一点一点硬朗起来。
问及如今的保健秘诀,陈寿云毫不犹豫地给出八个字——少吃、少气、多动、多睡。
陈寿云说,自己是个爱玩的人,不管是几年前的劈叉功,还是现在的顶酒罐,他总是想让自己保持一颗年轻的心,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探寻到简单的快乐。以前,他总会起很早去锻炼,而现在因为家里多了两个小孙女,学校有课的时候,他要先把孩子送去学校,才会回到西湖文化广场这片的老地方进行锻炼。“忙是比以前忙了,但也高兴着呢。”陈寿云说,他很感谢太极带给他健康的体魄,希望对太极有兴趣的朋友能够试着去接触这项运动,可能也会跟他一样“上瘾”的。
太极也要玩出点“跨界” 头顶酒罐滴水不漏
八字秘诀塑健康
想要活到10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