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11版:毅行·天地

我们60 依然生如夏花

浙江首部退休素人“记录剧场”上演

  我们60 依然生如夏花

  浙江首部退休素人“记录剧场”上演

  本报讯 (记者 曹漫) 简洁的舞台,安静的灯光,13名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乐龄族,时而讲述最拿手的美食,把数百份红糖包送给现场的观众;时而用葫芦丝吹响熟悉的《军港之夜》;抑或是,在《女人花》的优美旋律下,跳起拉丁舞……

  1月19日,浙江图书馆二楼报告厅内,省内首部退休素人“记录剧场”《我们60》拉开序幕。该剧由杭州市拱墅区小河街道和阳光禾你公益组织共同组建的戏剧社推出,成员是13位从未接触过戏剧表演的普通退休老人。

  舞台剧围绕味道、住房、旅行、该送朋友什么样的礼物、健康和快乐哪个更重要等主题,将属于演员们同时代的集体回忆娓娓道来,质朴动人。

  从小生活在萧山的李文娟,讲述了她与梅干菜的美好回忆。“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没有零食吃,我常常爬到柜子上,从青花瓷罐子里,掏出妈妈晒好的梅干菜,吃上一口,咸香可口,回味悠长。”在10岁时,每天早上凌晨三四点起床挑花边补贴家用的她,在白天课堂上打瞌睡,也是偷偷吃一口梅干菜来重振精神。读高中时,梅干菜变成了上学时必带的咸菜,即便到了现在,炎炎夏日,喝一碗解暑的梅干菜汤,就像是久旱逢甘霖。

  “40年了,梅干菜扣肉还常被端上桌来,但是对我们而言,这是浓浓的乡愁和集体的共同回忆。”此话一出,记者联想到父辈提起念高中时,常常带着罐头瓶装的咸菜,就着铝饭盒的蒸饭,度过了艰苦的求学岁月。

  在才艺表演环节中,葫芦丝、T台猫步、拉丁舞……这些最高年龄72岁的表演者们表现得轻松自如,举手投足见尽显魅力。“跳拉丁舞让我更健康自信,我们老年人不是什么都不会,也是紧跟时代潮流。”66岁的领舞林宝祥说。

  林宝祥也说出了戏剧社成员骆天一的心声:“退休后,我开始学摄影、旗袍秀、绘画,日子过得丰富多彩,就上台演话剧还没玩过,就来试一下。”

  给大家送红糖包的林爱吾说,其实她上台很紧张,是老师一直不间断的鼓励,才让她放松下来:“多谢‘蛋黄’老师(导演陈新煌)等人的帮助,也感谢家人的支持!”

  导演陈新煌是上海戏剧学院艺术教育专业的老师,也是阳光禾你公益组织发起人之一。在此前的半年里,他每周从上海往返杭州,给这些老人上课。谈起做这部舞台剧的初衷,他表示:“我就是想让这些老人把自己表达出来,在舞台上发光。”

  “人生的道路漫长且曲折,希望你知难而进,勇往直前” “儿子,妈妈爱你,你是最棒的”“孩子们,不要太辛苦,健健康康,平安快乐就好”……在快结束时的“我想对孩子说”环节,13名老人的心声也让人动容。

  专程从桐庐开车赶来看演出的濮阿姨和丈夫,也被这部剧打动:“他们讲的故事让同龄的我们很有共鸣,从他们身上,我们也看到了退休生活的多种可能。”


浙江老年报 毅行·天地 a0011 我们60 依然生如夏花 2019-01-22 浙江老年报2019-01-2200005;浙江老年报2019-01-2200006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