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14万元 服务近万名老人
杭州古荡街道为老浴室受欢迎
投入14万元 服务近万名老人
杭州古荡街道为老浴室受欢迎
本报记者 王兴 文/摄
“最近,我所住小区的一家养老服务中心,推出为老洗浴服务,很受老年人的欢迎。”近日,家住杭州市西湖区古荡新村的赵瀛洲向本报反映。
随后,记者找到读者所指的慈爱嘉养老服务中心,这是位于古荡新村22幢1楼的一套民房。进到客厅,顿时暖意融融,四周被布置成温馨的文化墙,几位老人正围坐在一起聊天。往里走,便是一间10平方米左右的浴室。
“这个浴室,是我们用一个比较大的房间改造出来的。”工作人员介绍。
每周都能洗热水澡
浴室里,一位80多岁的阿姨刚洗完澡,工作人员正在帮她吹头发。空调、浴霸开得很足,地砖是防滑的,桌角全部被贴上了防撞海绵。浴室分洗澡区和洗头区,洗澡区使用的多功能坐浴器,是专门为老年人定制的。
工作人员当即向记者演示了这个坐浴器的功能。坐浴器的扶手和靠背椅都可以收起或打开,老人可以坐着洗,也可以站着洗。当两侧的扶手打开后,有10个小喷头可以雾化喷淋出热水,既可以让浴室迅速升温,也可以让体表均匀受热。扶手可以180度调位置,无死角地冲洗全身,解决了老年人独自洗浴过程的不便。而且,高龄老人在洗澡时,还有工作人员在一旁提供一对一的看护或助浴服务。
“这里的服务很好,要好好表扬一下他们。”见记者来访,在座的俞阿姨先开了口。俞阿姨今年76周岁,住在附近。她右手残疾,戴着假肢。
俞阿姨说,家里洗澡的地方小,一到冬天,开着2个取暖器烘着才好洗澡。而且洗澡慢,搓不到背,穿衣服也慢。慈爱嘉养老服务中心推出为老洗浴服务后,俞阿姨已经是第6次来这里了,基本上每周都能舒舒服服洗个热水澡。
“这地方大,而且可以坐着慢慢洗。”俞阿姨说,她也很体谅晚辈,孩子们虽然没跟老两口住在一起,但也时常看望问候,只是有些照料上的细节确实难以面面俱到。
浴前评估全程医护
“在家里洗澡太冷,容易感冒,以前的话,冬天就尽量少洗澡。”一旁坐着的潘廷杨老人接上了话。老人今年96周岁,曾在新疆工作了38年,退休后回到杭州。
潘廷杨和爱人住隔壁楼,子女不在身边,衣食起居大部分要靠自己。潘廷杨说,这个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很热情,也很细致周到。老人身体硬朗,上下楼梯不用人搀扶。他是这个服务中心接待过的年纪最大的老人。
“老人来洗澡都是提前预约的,多的时候一天有6位,截至目前已接待了86位老人。”慈爱嘉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杨秀华说,她是从一家三甲医院退休的主管护师,为了保证老人的安全,每次接待老人,她都要先量血压、测脉搏,并问询有没有低血糖等情况,告知洗浴过程可能发生的意外风险,“评估好老人的身体状况后才能让其进浴室洗澡,我们还配备了葡萄糖、硝酸甘油等必要的应急药物。而且,只设了1个浴室,以便突发状况时,能及时救护。”
当老人洗浴结束后,工作人员会再次测量血压,进一步了解老人心理、生理特点,对血压升高的老人进行留置观察,在确保无碍后,才让他们离开。
近万名老年人受益
记者从西湖区古荡街道了解到,慈爱嘉养老服务中心是街道的一个公益创投项目,由街道公开发布需求,社会养老机构接单,双方联合打造的,总投资14万元。
“独居老人洗澡既不方便,也不安全。曾经发生过老人在家洗澡,不小心滑倒摔伤不幸去世的情况。”古荡街道社会事务科工作人员傅微萍是这个项目的具体参与者之一,她告诉记者,古荡街道共有60周岁以上老人9800多人,街道办事处所在地半径300米范围内,老年人的居住密度最高,有3000多人。老小区的住房,卫生间设计都较小,通常只有2平方米左右,而且供暖、防滑等配套设施也比较陈旧或不全。
“老人向街道反映,冬天老人往往不敢独自在家洗澡,一是担心着凉,二是担心安全,部分老人到附近快捷酒店沐浴,一次收费60元,顾客多,也难以满足一对一看护的安全需求。”傅微萍说。
针对老年人洗澡难的问题,古荡街道因地制宜,将街道日间照料中心其中1个房间改造成浴室。浴室就在住宅区里的1楼,方便老人进出。去年10月完成场地改造提升,配套助浴功能,并经过试用改良后,11月正式投用。服务中心配置了3名专职工作人员,提供一对一的助浴、日间照料等服务。
“最初,为了项目的完善性,街道联系一些老人试用,老人还不好意思来这里洗澡。”傅微萍说,前阵子,街道给辖区内独居、孤寡、残疾、低保的168位老人发出840张体验券,其中每位老人收到2张洗澡券和3张洗头券。到目前为止,经过2个多月的运营,反响越来越好。老人体验过后,都非常激动。一些之前轻易不敢洗澡的90多岁高龄老人,也到这里付费洗浴。
俞阿姨就是用完体验券之后,自己去充的值,“希望这个服务中心能一直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