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岁开始当志愿者
4年编织“温暖”送人
本报记者 余晓叶
站在客厅的落地窗前,俞匡章望着天空说:“最近这天跟我一样,得了白内障。”天气不好,那就在家编织围巾吧。
101岁的俞匡章有着一头干净利落的银发,身体也很硬朗。只是这几年,因为白内障,眼睛看不太清,但她每天都坚持编织帽子、围巾、手套,送给有需要的人,“我可以‘盲织’,织这些东西送人已经是我的一个信念了。”
俞匡章97岁开始做志愿者,是绍兴市上虞区“点亮一盏灯”爱心服务社的一员。4年时间,她编织了400多件帽子、围巾、手套送给有需要的人。
上周五,记者见到了这位可爱的老人。安静坐在沙发上时,她是个颇有威严的长辈,但她一开口,风趣得很。
想为更多人做点事
“这些都是小事,只要他们喜欢我织的帽子,我就高兴。”俞匡章说,她手边是一堆已经织好的帽子,很快,这些帽子将被送到有需要的人手中。
百岁老人在常人眼里是需要被照顾的对象,为什么俞匡章却成了帮助别人的人?
俞匡章的小女儿刘小珊是上虞“点亮一盏灯”公益组织的志愿者,常常参加公益活动。回到家,刘小珊总会和母亲讲些团队里的故事,什么时候去什么地方帮助什么人,俞匡章总是听得津津有味。
“我能做点什么呢?”有一天,俞匡章突然这样问女儿。当时已经97岁的她,也想成为一名志愿者,为有需要的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2014年冬天,刘小珊正忙着去西藏等地给贫困孩子送冬衣。“那边天这么冷,孩子们需不需要点帽子和围巾?”俞匡章问。她出身名门望族,少女时期在杭州当时有名的“弘道女中”读书,钢琴、女红、台球、排球……无一不通。编织,她很擅长。
俞匡章的想法,得到了女儿的支持。第二天,她就动手织起了毛线帽子。没多久,她也加入了“点亮一盏灯”爱心服务社,成了团队里最年长的志愿者。
2014年11月29日,久未出门的俞匡章跟随“点亮一盏灯”爱心服务社团队,到上虞皮肤病医院住院部康复中心,一起参加“送你一个暖冬”爱心活动。她为那里的麻风病康复老人送去亲手编织的帽子、围巾,一再问他们“帽子大小合适吗?”“戴得舒服吗?”
“这张合影是2014年我第一次参加志愿者活动时拍摄的,那时候我真年轻呀。”俞匡章笑说,现在出去参与活动已经不如“年轻时”那么轻松了,不过她还想坚持。
特意做了白内障手术
自从加入志者组织后,编织就成了俞匡章生活中的一等大事。
每天一早,俞匡章起来就开始“工作”。天冷,她就窝在棉被里织一会,然后起床洗漱,吃完早饭再继续编织。“我妈妈很拼的,晚上睡觉前也要在床上织一会再睡,一般4天就能完成一顶帽子或者一条围巾。”刘小珊说。
两年前,俞匡章的视力越来越差,但编织依然是她最重要的事情。为此,她专门去做了白内障手术。遗憾的是,这次手术效果并不好。
“我今年开始以编织围巾为主,这个比较简单,可以‘盲织’。”俞匡章说,做这件事,让她感觉自己还有些价值。
“这是我妈妈给自己下达的任务,她是坚持要完成的,只要她开心,我就支持。”刘小珊说,她的朋友知道了,还主动提出要为老人免费提供毛线。
爱喝咖啡爱看斯诺克
俞匡章编织的帽子、围巾,和她本人一样洋气。她喜欢喝咖啡,吃巧克力,还喜欢看斯诺克。
采访过程中,俞匡章连吃了3颗巧克力。
“我们家巧克力和咖啡是从来不间断的,晚辈们来了都会买很多巧克力。”刘小珊说,以前,老人每天都要喝一杯咖啡,这两年胃不好了,只能退而求其次改喝可可了。
俞匡章视力还好的时候,喜欢看斯诺克,年轻时她打得也不错,她最喜欢的球星是奥沙利文和丁俊晖,“以前每逢比赛我都不会错过,决赛经常是在凌晨直播,我会把闹钟设好爬起来看。”
眼睛不好后,俞匡章开始爱上听音乐。女儿给她买了个智能音响,她一学就会,经常对着智能音响点歌听。“我最近迷上了歌手平安,他的声音真干净,我很喜欢听。”俞匡章说,一边听音乐一边编织,心情特别好,效率也会比较高。
“我妈妈就是这么前卫,和晚辈们都没有代沟,孙辈们每次回家都缠着她聊天。”刘小珊说,和妈妈住在一起,每天都心情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