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8版:万象

谁规定逝者不能乘电梯

  近段时间,《现代快报》报道的无锡禁止逝者乘坐电梯事件,在网络上讨论得不可开交。话题热度节节升高,也让人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禁还是不禁?这背后涉及到的不只是道德问题,更有法律问题。

  本报读者:做人要有同理心

  为此,记者随机采访一些本报的热心读者,发现大家的想法竟出奇一致,呈现“一边倒”状态:当然不应该禁止逝者乘电梯。

  “我认为不可以这样做。”读者章妙娟的回答很肯定。她说,生老病死是正常现象,是每家每户都会发生的。而电梯是予人方便的,电梯也是一条家与外界的通路,“如果不能让逝者坐电梯,难道马路上也不能开殡仪馆的车了吗?这根本是一个道理嘛。”

  “大家都是同住一幢楼的,都是邻居,还是互相理解最重要。”王微微说,可能有的人胆子比较小会害怕,但是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应该是站在死者家属角度来考虑,“做人要有同理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徐霄红说,这样做对逝者家属的伤害太大了,“我肯定反对这么做。”

  除了表达自己的观点外,徐霄红还提了点自己的建议:乘坐电梯的时候,是不是能在乘坐的时间上有个合理安排,尽量不要选择上下班高峰时段。另外,家属也应当对逝者的外部做一些装饰,不让外人看到逝者的遗容,这也是对彼此的尊重。

  律师:禁止乘梯是封建迷信

  “这则新闻我之前也关注了。”浙江五联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楠说,电梯为共有,共有区域内的所有住户都有权利合理利用电梯而不受他人干涉。除非电梯可能会因棺材的放入而遭到破坏或者有遭到破坏的危险,从而影响其他共有人的安全以及合理使用,否则其他人不能禁止该户人家使用电梯。

  在王楠看来,禁止棺材走楼梯完全是封建迷信的陋习。“我们这么多年移风易俗,但是封建迷信还是很有市场。”

  另外一方面,如果死者家属能够考虑周全些,也许事情能办得更圆满。“家属可以提前联系物业,选择在凌晨时分让其封闭几分钟电梯,供死者家属使用。”王楠说,这样做家属省了力气,邻居们也不受影响,自然不会产生心理压力。

  事实上,随着城市楼层越建越高,如何妥善处理逝者的遗体,这是殡葬行业应该去积极面对的,国家也应当出台相应法规来规范。

  日本:提前和遗物整理公司签协议

  日本是个比较注重个人隐私的国家,但是这样一来,有些人死在家中也可能没人知道,直到尸体腐烂发臭的时候邻居才会发现报警。根据日本的风俗,尸体不能进电梯间,衍生之下就导致得有人背着尸体走楼梯的现象。

  这个职业应该是真实可信的,而且由于日本人比较迷信,并且这种活儿需要大体力、不迷信的人来做。普通的日本人不干,应聘者绝少。据说,一般背尸体的活都是东南亚的移民工人去做,甚至还有外国留学生做。

  不过现在已经很少有这样的事情了,大多数都是医院派人来处理尸体。

  顺便提提关于日本孤独老人去世的故事。由于日本人很注重隐私,而且很多老人都是独居的,他们会在年迈的时候和家庭遗物整理公司签好协议。当他们在家中过世以后,公司就会派人过来把老人的遗物整理好,按合同上的条款进行火化或者原物埋入老人的墓地中。


浙江老年报 万象 a0008 谁规定逝者不能乘电梯 2018-06-26 浙江老年报2018-06-2600009;浙江老年报2018-06-2600010;浙江老年报2018-06-2600012;浙江老年报2018-06-2600014;浙江老年报2018-06-2600015;浙江老年报2018-06-2600016;浙江老年报2018-06-2600017 2 2018年06月2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