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3版:美食

端午黄鳝赛人参
现杀煮熟要记牢

  民间有俗语:“端午黄鳝赛人参”。

  黄鳝肉味甘、性温,入肝、脾、肾经。据《本草纲目》记载,黄鳝有补血、补气、除风湿等功效。因此,黄鳝一直备受老年人与体弱者喜爱。

  中医认为,端午节前后是吃黄鳝的最佳时机。一来,此时人体中的阳气为一年中最盛,在此时节适当进食黄鳝,有助于阳气不足者提升精力;二来,经过一个冬天的蓄养和一个春天的复苏,再加上天气转暖,食源丰富,端午时节的野生黄鳝格外体壮肥美、肉质细嫩,是择食的最好时节。

  那么眼下黄鳝行情如何?如何辨别野生黄鳝?吃黄鳝又有哪些注意事项?赶紧来了解。

  养殖黄鳝卖到

  四五十元半公斤

  农历五月,杭州人称五黄月,因有五种带“黄”音的食物上市而得名。在江南人的传统中,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和雄黄酒(雄黄有毒性,一般都喝普通黄酒代替)。

  黄鳝作为“五黄”之一,到了端午也格外走俏。许多菜市场做水产生意的商贩,早早地备好货,准备迎接旺季。

  现在市面上的黄鳝价格不菲,大多在四五十块钱一斤,大多都是养殖的。个头比较大,身体至少有成年男子的大拇指般粗,个头也比较均匀。“野生黄鳝很少,要有的话估计要卖到100多块钱一斤了。”卖菜郎社区生鲜超市的一位销售小哥说。

  在一家名为“小小水产”的个体生鲜店里,记者终于找到了野生黄鳝的踪影,个头比养殖的黄鳝要细小一些,但看起来筋骨很好,价格卖到68元一斤。

  “这些是我妈这两天特意从老家江西河里、田间地头去捞来的野生黄鳝,特意趁着端午节前带过来卖的。”女老板说,“养殖的黄鳝我也进了一些货,特意放在这里一起卖,让顾客可以有个比较。你看这个野生黄鳝的尾巴比养殖的要长一些,尖一些,像刀一样,养殖的黄鳝尾巴会短一点。”

  野生黄鳝正肥美 辨别有诀窍

  通常来说,野生黄鳝的个头要比养殖的小些,而且大小不一。但是单从个头来辨别黄鳝是否是野生的也未必精准,这还和生产时间、地理环境等有密切关系。

  据了解,野生黄鳝生活在河道或池塘中要建一个家就必须打一个很深的洞,深到在天气干旱时也能存活下去,所以野生黄鳝的头比养殖黄鳝的尖。你用手指去碰野生黄鳝的尾巴,其的尾巴会在你手指上缠绕。养殖黄鳝则不会。

  此外,野生黄鳝色泽呈现青黄色或橘黄色,肚皮两边和身上的花纹和斑点大而深,而养殖黄鳝肚皮通体呈黄色或橘黄色,肚皮两边没斑点或斑点很浅,身上的花纹也不深。野生黄鳝劈开以后血液呈深红或暗红色,粘稠,量多。而养殖的劈开以后血呈粉红色,量少。

  野生黄鳝肌肉发达,握在手里感觉它的力量更大,相对于养殖黄鳝,肉质也更紧实,口感更坚韧,有嚼头,吃起来有一种特有的鲜甜和香味,所以野生黄鳝更受人们青睐。

  不过,从营养价值上看,人工养殖的黄鳝与野生的黄鳝差异不大。野生黄鳝和养殖黄鳝都含有较高的维生素A,维生素A可以增进视力,促进皮膜的新陈代谢。黄鳝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经常食用对记忆力有很好的增强作用,尤其适合青春期、老人食用,能增强脑力,缓解记忆力衰退。黄鳝中的鳝鱼素具有胰岛素的作用,在食用之后能抑制体内血糖的升高,十分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黄鳝中蛋白质的含量也极高,尤其以黄鳝汤的蛋白质吸收最高,也是常用的滋补品,适合孕妇、病后的人群食用,增强体力、免疫力。

  黄鳝必须要现杀煮熟食用

  需要提醒的是,黄鳝味美,但血清有毒。所以在烹饪时,黄鳝必须要煮熟,不能生食。因为黄鳝血液的毒素不耐热,能被人体胃液与加热所破坏,只要煮熟食用就不会发生中毒。

  切勿为了贪图鲜嫩清爽的口感而进食没熟透的黄鳝,以免有感染寄生虫的风险。

  黄鳝必须要现杀现烹,由于其体内含大量的组氨酸,死后体内的组氨酸便会在脱羧酶与细菌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有毒的物质组胺,有害健康。

  另外,黄鳝属于温补类食物,有瘙痒性皮肤病、红斑狼疮、高血压、中风后遗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活动性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感冒发热、急性鼻炎、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扁桃体炎等病症的患者,当疾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或人体仍处于轻度炎症状态时,均不宜食用。


浙江老年报 美食 a0003 端午黄鳝赛人参
现杀煮熟要记牢
2018-06-15 浙江老年报2018-06-1500011;浙江老年报2018-06-1500008;浙江老年报2018-06-1500009;浙江老年报2018-06-1500007;7533303;浙江老年报2018-06-1500012;浙江老年报2018-06-1500013 2 2018年06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