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福安康 醉美端午滋味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宋代诗人陆游在他的《乙卯重五诗》中描写了这样一番美妙的端午景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有的只是节日的气氛,有的只是淳朴的民风。更何况,石榴在不知不觉间已经盛开了呢。此情此景,怎一个“好”字了得!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已经延续了2000多年,也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关于端午的起源,说法不一。有说是古代吴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也有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还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不论如何,端午是春节、清明节、中秋节之外,中国人最重视的传统节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中国各地民众普遍都有包粽子、划龙船的端午习俗。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比如挂钟馗像、贴午叶符、悬挂菖蒲、佩戴香囊,吃五黄如黄鳝、咸鸭蛋、雄黄酒等等。
时至今日,与家人佳节团聚,吃一枚粽子,赏一次赛龙舟,祈福安康,才最是端午滋味。
本报记者 祝萍
详见第2~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