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10版:亲情

  本报记者 俞琪 整理

  83岁的张志强在生病之后,上厕所不方便。平常张志强主要由女儿照顾,女儿不在时,蔡安玲就主动做起老人的“手杖”,搀着他一趟一趟上厕所。蔡安玲说:“每个人都会老,都需要有人照顾。”

  蔡安玲是涂茨镇黄沙村敬老院的一名工作人员,负责敬老院内老人的生活起居和敬老院的环境卫生。早上6时,蔡安玲开始一天忙碌的生活。她为老人端菜、擦拭身体、收集要换洗的衣裤,空闲时,陪老人们晒太阳、聊家常,做女红。在照护时,蔡安玲把细节做到了极致,比如老人吃鱼害怕有刺,她就把鱼刺一根一根挑掉再喂。

  黄沙村敬老院的老人中,有孤寡、失智、行动不便的老人,其中年龄最大的93岁,最小的也有78岁。说起蔡安玲,老人们个个竖起大拇指:“不仅干活勤快,还心地善良。”“对我们好得没话讲。”“我行动不方便的时候,她会帮我洗澡。”

  除了照顾敬老院的老人,蔡安玲每天还要跑到村子里的一户孤寡老人林永宁家送饭。林永宁早年与妻子离异,妻子带着女儿离开,只剩他一人生活。身患帕金森病的林永宁生活比常人更为困难,手时常会控制不住地抖动,严重时甚至连独立吃饭都有困难。

  早前,林永宁住在黄沙村敬老院期间,一日三餐都由蔡安玲照顾,后来病情加重,不得已转回家中。回到家的林永宁由兄弟姐妹照顾,但是兄弟姐妹都有各自事务,每天送饭打扫终究不方便,于是他们又找到蔡安玲,希望由她继续照顾林永宁的一日三餐。蔡安玲一口答应下来,免费为林永年送饭,风雨无阻,一送就是一年多。

  由于病情加重,林永宁已无法下床活动,大小便都不能自理,蔡安玲便当起了义务保姆,照顾着他的日常起居。林永宁的姐妹很佩服她的举动:“因为不能下床,林永宁大小便都在床上解决,房间里臭气熏天,有时候我们都不想靠近,蔡安玲却能这样不嫌脏不嫌臭,和我们一起照顾他,真的非常非常感谢她。”

  孤寡老人在关键时候缺乏周到的照料,常常使他们面临晚景凄凉的境况,每当说起敬老院这些“父母”时,蔡安玲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照顾好这些老人是我的工作,更是我的责任,我就是他们的‘亲闺女’。”


浙江老年报 亲情 a0010 2018-06-12 7462322 2 2018年06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