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一族健康状况不如老年人
![]() |
本报记者 徐小翔
通讯员 吴玲珑
宅在家到底有多不健康,一组数据告诉你。
去年,通过线上线下组合的方式,国内有关专家对覆盖西北、华北、东北、西南、华中、华东的43个各级城市及农村(不包括港、澳、台)的20-80岁居民,抽取了10050个样本进行调查。结果如下——相比前互联网时代,宅男、宅女中年轻人比例无疑更高,人们通常觉得年轻人比年纪大的人更健康,但事实恰恰相反,这些年“宅”一族中年轻人比例不断升高,“宅”族群的健康状况却是在恶化。
宅在家,相当于进入“冬眠模式”
在报告中,这一点也得到了体现,据报告显示:20-39岁年龄段疾病状态比例为26.1%,高于60-80岁的15.9%,以及40-59岁的17.3%,在所以年龄段中最高。
对于宅在家的人来说,即使晒太阳也隔着玻璃,而人一旦和自然光线长期隔离,体内的维生素D合成大幅减少,免疫力下降,炎症增多。宅在家里,运动量也大幅减少,使得糖尿病、肥胖、高血压、冠心病、焦虑抑郁症等均有年轻化的趋势。此外,根据研究报告显示:不积极参加社交活动的人,比积极参加社交活动的人疾病状态比例几乎高了一倍。
“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热量高摄入,再加上运动少等容易导致一些老年病。”浙江医院精神卫生科王志轩医师说,年轻人生活工作压力大,易出现情绪的波动,容易出现失眠焦虑等精神问题,同时也有可能会诱发冠心病。缺少人际沟通,容易出现抑郁等情绪问题。
作息紊乱,日夜颠倒,生物钟紊乱,出现头晕、情绪波动等。饮食不规律,容易出现肠胃炎等消化问题。
昼夜颠倒很凶险
报告显示,按时起居的人疾病状态比例为14.5%,而昼夜颠倒人群的疾病状态比高达到了49.3%,相差达3倍多。
熬夜会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血管收缩异常,容易诱发高血压或加重原有的心脏病情,出现急性心梗等危险。这一现象越来越年轻化。熬夜导致用眼负荷增加,容易使眼肌疲劳,长此以往,会导致视力功能减退。一些熬夜的人还会出现疼痛、干涩、发胀等问题,严重时甚至诱发结膜炎、角膜炎、眼底黄斑水肿等眼病。长此以往还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甚至会有焦虑抑郁情绪。
对于多数人来说,熬夜时多喝水,再补充一些流质食物就好了。高钙高蛋白的奶制品、豆浆、各种抗氧化的美味果蔬汁、温热的清粥都是不错的选择。可以通过补眠的方式,保证每天至少6个小时的睡眠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