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规范到国际标准
杭州教授与汉语拼音相伴60年
1958年2月1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并颁布了《汉语拼音方案》。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的拉丁字母注音方案,为新中国的文化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此后,随着语文现代化的一系列政策,中国的语言文字真正走上了“语同音”的道路。
60年来,我国的文盲率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80%下降到4.08%,普通话普及率提高到70%以上,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的比例超过95%,这都得益于汉语拼音的重要作用。
汉语拼音作为汉字注音的辅助工具,从国家标准到国际标准,从扫盲工具发展为汉字信息输入的重要工具和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让古老的汉字插上拼音的翅膀飞向了世界,飞向了未来。
今年是《汉语拼音方案》通过60周年。在这里,我愿回顾一下汉语拼音从国家规范到国际标准的历程,作为纪念。
(一)
1958年2月1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致通过了《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汉语普通话的国家标准。汉语拼音也成为了中国初等教育的内容,提高了汉字学习效率。此外,在电报拼音化、视觉通信、文献编目、排序检索、人力资源管理中,汉语拼音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21年后的1979年,随着国际交往的发展,汉语拼音也对国际范围内的语言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派周有光出席在华沙举行的国际标准化组织——信息与文献技术委员会(ISO/TC 46)第18届会议,提出把《汉语拼音方案》作为国际标准的建议。
此后,《ISO 7098文献工作——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于1982年在南京召开的ISO/TC 46第19届会议上正式通过。自此,汉语拼音从中国的国家规范成为国际标准。1991年,在巴黎召开的ISO/TC 46第24届会议对“ISO 7098”进行了技术上的修订,成为《ISO 7098信息与文献——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1991)》,简称ISO 7098(1991)。
(二)
20世纪90年代初,正是世界进入信息时代的关键时刻,中国开始研制计算机汉字输入输出。由于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中国人都会使用拼音,拼音输入法自然也就成为汉字输入输出的一种便捷手段。在移动通信中,也可使用汉语拼音在手机上输入汉字,推动手机在中国的普及。此外,汉语拼音在汉语国际教育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外国学生学习汉语和汉字的有用工具。
然而,ISO 7098(1991)在最初制定时,并没有考虑信息时代对汉语拼音提出的这些新要求。教育部于2011年3月成立了ISO 7098(1991)修订工作组,由笔者担任组长。同年5月,笔者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的ISO/TC 46第38届会议上,提出了修订ISO 7098(1991)以便反映当前中文罗马化的新发展和实际应用需要的建议。会后,我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SAC)正式向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了修订提案,编号N 2358。次年5月的第39届会议接受了该提案,并将其直接作为ISO 7098的工作草案,任命笔者担任国际修订工作组组长。
(三)
2015年6月,ISO/TC 46第42届全会在北京召开,笔者作为我国代表在大会专题报告会上,用英语做了题为《ISO 7098国际标准及其在人机交互中的应用》的报告。
会后,经过修订的国际标准草案正式提交给ISO/TC 46秘书处,并被分发给ISO/TC 46的各成员国进行委员会内部投票,委员会中没有弃权的19个国家都投了赞成票,其中,在1982年投反对票的美国和投弃权票的英国,这次都改变了立场。
新的修订稿叫作ISO 7098:2015,并于2015年12月15日在日内瓦正式出版了英文版。这个新国际标准的出版有助于在数字化、智能化环境下提高文献自动化工作水平,进一步推动汉语拼音走向世界。
ISO 7098:2015有四个特点。一是把汉语拼音按词连写的规则引入到国际标准中;二是把文字转换明确地区分为字母转写和字符译音两大类,并且把汉字到拼音的转换归入字符译音这一大类,为汉字文本自动译音在理论上奠定了方法论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汉字—拼音全自动译音和半自动译音的方法;三是进一步完善了汉语拼音的音节形式总表;四是给汉语特有的声调和标点符号补充了16进制的代码,扩充了罗马字母的字符集。
(四)
在中文罗马字母拼写的发展过程中,曾经使用过多种拼写形式来拼写中文地名。其中,以英国人威妥玛和詹里斯在1867年设计的威妥玛式拼音、我国学者赵元任在1928年设计的国语罗马字、美国人肯尼迪在1943年设计的耶鲁拼音最为有名。形式各异的罗马字母拼写,不利于语言文化的交流,特别不利于地名的拼写,联合国地名委员会因此提出了“单一罗马化”的原则。
在历史上,“北京”这个地名曾经有“Peking”“Pekin”等拼写形式,根据“单一罗马化”原则,就不能使用威妥玛式拼音、国语罗马字拼音、耶鲁拼音,而应当使用国际标准ISO 7098:2015规定的拼音,拼写为“Beijing”。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60年前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是我国的语言文字国家规范;36年前制定的《ISO 7098文献工作——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把《汉语拼音方案》从国家规范提高到国际标准的地位。在信息化、智能化环境下修订出版的ISO 7098:2015,进一步推动了汉语拼音走向世界的进程,为汉语拼音国际化作出了新的贡献。
据《光明日报》(2018年02月11日12版)本文有删减
(作者:冯志伟,系杭州师范大学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