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5版:颐养·达人

追求持久稳健的收益

  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股市,指数跌宕起伏间创造的“财富神话”,一时让人心驰神往。那时候的吴大伯正值青年,在杭州某企业工会工作,同样对股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时候大街小巷都在谈股票,我也跟了进去。开始赚了一些,不过后来亏了不少。”吴大伯回顾自己的炒股经历,由衷地感叹,“股票投资需要专业的金融素养和大量的时间精力,考验个体独立判断的能力,而且那时候的交易需要到证券公司去,我这个上班族只能选择退出。”

  6年炒股经历,在2005年戛然而止。股票投资让吴大伯初窥金融门径,也认识到控制风险的重要性。2005年,吴大伯到浙江老年大学担任了一名教师。位于杭州西湖区曙光路的浙江老年大学,附近银行林立,金融氛围浓厚。闲暇之余,吴大伯便到附近银行走一走,开始接触银行理财产品。“那时候,对银行理财产品投资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只是意识到银行理财产品比较稳健,风险比较低。2005年下半年,我开始认购理财产品,一开始是听着银行理财经理的介绍和推荐申购产品,主要关注点还是在收益率上。”吴大伯说。

  有了这次与银行理财的“邂逅”,开启了吴大伯另一段投资生涯。长期投资理财,让他对银行理财产品“保本保证”、“浮动收益”等概念了然于胸,对理财产品投资操作更是信手拈来。“现在我会根据自己对资金的安排,选择比较契合的期限和利率,独立进行理财投资了。”吴大伯自豪地说。

  20年的投资经验,在吴大伯看来,就是守住初心、放眼长远。“网络上的短期高息理财产品也让我动过心,但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这和我投资初衷不相符。”他呼吁,中老年人更要要树立良好的投资心态和习惯,不能只“奔”高收益率,防止“竹篮打水一场空”。


浙江老年报 颐养·达人 a0005 追求持久稳健的收益 2018-06-05 7460066 2 2018年06月05日 星期二